看一朵云,听一阵风,去了解每一座村落的故事。7月6日福州大学“数智莆仙,耕‘云’乡土”乡村振兴实践队来到位于仙游县西北部山区的凤山村,这里是革命老区基点村、第四批省级贫富开发重点村,也是“2020福建省最美丽休闲乡村”“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福建省森林村庄”。来到凤山村村委会,西苑乡副乡长苏俊彬向实践队队员介绍了凤山村在上级党政、政府领导下,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让“绿水青山”变为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实践队队员走进凤山村调研
仙洋戏水助脱贫,旖旎风光带致富
当实践队队员走进凤山村调研水墨画卷从纸上醒过来,就成了仙水洋的模样。上午,菜溪岩管委会副主任谭常斌带领实践队队员参观游览仙水洋,自豪的介绍到这里有着世界稀有的浅水广场,由整块平坦石皮构成,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是白水洋的三倍。融入仙游特色的红木民宿、围炉煮茶、水上单车、摩托艇……围绕着仙水洋开发了许多旅游新业态,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一方面,它们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增加了当地的旅游收入;另一方面,它们也为村民们创造了就业机会,带动村民致富。实践队队员们结合当地条件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加大对外的推广力度,让仙水洋游客不再局限于市内、省内;二是打造仙水洋水上步行街亲子乐园的品牌,完善亲子游乐设施,如增加水上滚球、水枪等,配合打造乡村泼水节等特色活动吸引游客。
仙水洋景区
菜溪岩管委会副主任谭常斌向实践队队员介绍仙水洋
孩子们在水中嬉闹目光所及皆文化,一方沃土一村庄
岁月承载历史的脚步,大地沉淀文化的精华。凤山村是我国第一批老区基点村,下午实践队队员来到了“仙游县革命老区纪念馆”。在硝烟弥漫的年代,老区人民养育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烈士,如在执行任务时被捕后壮烈牺牲的黄声琴、与土匪激烈搏斗牺牲的陈俊世......实践队成员身临其境汲取“红色力量”,激发奋进之力。参观结束后,在纪念馆广场前,全国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昆冈众创学生党支部支部书记汤千禧带领参加活动的党员面向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重新接受了一次党的精神洗礼。实践队队员们认识到:只有在了解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历史文化的优势,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
实践队队员参观仙游县革命老区纪念馆
人们在这里,守护着青山绿水,守护着万水千山通向远方的路,既是终点,也是起点。踏上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征程,在人民的共同奋进下,乡村各项事业发展一定能够结出累累硕果,昂首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