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奏华章,青年谱新篇”实践服务团来到了景宁县雅景多肉工坊,开展学习与交流之旅。在雅景多肉工坊,实践服务团的成员们首先被这里独特的发展模式“村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所吸引。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特色发展模式,实践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与东坑镇陈党委委员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多肉种植的技术要点、嫁接技术、市场销售情况以及合作社在其中的协调与推动作用,深入参观了集成多肉种植、销售展示、科普研学、文旅观光于一体的共富产业链。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服务团的成员们深刻感受了“村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这一模式在推动多肉产业精品化、产业化、多元化发展方面的巨大推动力。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景宁地区在党建引领下的共富实践,实践服务团还参观了当地构建的“6+N”工坊分类体系及“生态+”“民族+”系列畲乡“共富工坊”。在参观过程中,实践服务团的成员们进一步了解“共富”工坊的历史演变过程与当前做法所取得的成效。“畲味”共富工坊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更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与创业平台。据统计,目前景宁县已有79家此类工坊成功运营,吸纳就业、带动创业9600余人,人均增收超过1.2万元,成效显著。
由点到面,以雅景多肉工坊为切点,实践服务团深入了解其背后的特色运作机制--“村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并巧妙地将畲族文化融入其中,打造出具有景宁特色的共富之路。这让实践团成员意识到共富工坊的蓬勃发展,既需要上层建筑释放的红色动能作为引领和推动力,又离不开对本土特色文化的挖掘、生态优势的充分发挥、产业链的积极延伸、多元营销方式的构建。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协同并进才能推动产业繁荣,不断扩大共同富裕辐射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