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子三下乡:青年力量,让气象科普落地生花
时间:2024-08-13 阅读:
三下乡网讯(通讯员 何韵依)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精神。2024年7月6日至8月2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风云绘地,科普领航”小分队积极响应中国气象局组织开展的第十六届“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小队结合学校气象学科优势和学院地理学科特色,力求通过科学知识普及的方式,加强民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
少有担当多壮志,青春聚力正当时。团队9名成员均为地理科学学院本科生。本次实践中,团队成员前往江苏省气象中心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进入南京市浦口区渡桥社区、落桥社区等合作开展农业基地调研和暑期科普活动,与南京市六合区程桥街道社区开展“宁育未来,童乐一夏”爱心公益暑托班。开展各类形式的宣教活动10余场,产出多篇相关实践报告。
(团队成员合照 陆雯萱供图)
下面让我们走近这支团队,看看他们的青年力量是如何使“气象科普落地生花”吧!
(团队实践风采 贾立锐供图)
潜心调研,落实学科融合
实践活动前期,团队前往江苏省气象中心进行系统性学习。横向扩大地理与气象知识面,纵向深入学习应用机制,打好理论基础,深入了解气象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农业气象灾害防控技术等,为后期的调研和科普宣传打好基础。
(团队在江苏省气象中心进行实践活动前期准备工作 贾立锐供图)
智慧气象,助力乡村振兴
7月23日,团队成员前往渡桥社区的农业基地进行走访调研,并先后与当地种植水蜜桃、葡萄、蔬菜等果蔬的农户展开面对面访谈,以农村农民需求为导向,解析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放调查问卷,进一步了解到气象服务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程度。以气象赋能、科普惠农助力粮食稳产保供、美丽乡村建设。
(团队前往渡桥社区农业基地调研 贾立锐供图)
科普宣传,践行服务民生
7月25日,团队进入落桥社区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活动,展示制作的气象海报、发放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手册,介绍各类气象预警渠道,鼓励居民积极关注预警信息,防范灾害风险;开展科普讲座,深入浅出解读各类气候形成原因、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措施,宣传《气象法》;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广大群众对气象科普及防灾减灾宣传的认知程度、收集其对于气象科普宣传的宝贵建议。此次科普活动也受到了媒体的报道宣传,产生良好反响。
(团队于落桥社区开展定点宣传 侯欢宸供图)
暑期学堂,科普浸润童心
7月22日至8月2日,团队前往程桥社区开展“宁育未来,童乐一夏”暑期课程。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精心安排近十个主题,既包括雨、雪、雷电、云等常见气象现象,又包括山脉、土壤、岩石、湖泊等地理景观。他们撰写的课程大纲,从风起云涌到崇山峻岭,从星辰流云到山川奇景;他们设计的课程形式,从理论到实践,从讲授到互动。丰富的课程帮助青少年建立基本的气象与地理认知,无一不激起他们对气象科学的探索欲、求知欲,为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除此之外,参与授课的队员还在每堂课中穿插介绍相关气象灾害的应急防护措施与应对方法,如雷电、地震、泥石流、台风、沙尘暴、寒潮等,极大地增强了青少年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其应对恶劣气象灾害的能力。
(团队成员于程桥社区开展教学 陈浩然供图) 同时,团队联合相关街道单位于7月30日带领暑托班的青少年们前往中国气象谷相风台开展主题研学,携手揭开气象科学的神秘面纱,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气象科普之旅。
(气象谷研学活动 陆雯萱供图) 青年有为助发展,气象万千启新程。气象科普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和科学素养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提出了殷切期盼,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从团队成立起,每个成员都立志把个人的专业知识与党和国家目标、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集体的事业成就个人价值,躬身前行,砥砺奋进。抬头仰望气象万千,俯身耕耘祖国大地。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绽放光彩!
作者:何韵依 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风云绘地,科普领航”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