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传媒学院】青年探馆承古韵,铁路启新再启程

时间:2024-08-19     阅读:

中国青年网济南8月6日电(通讯员 王佳)立秋将至,为深入学习领悟新时代精神,探索前行新路径,曲阜师范大学“星火接力,丹心筑梦”党史实践团探访胶济铁路博物馆,追溯历史足迹,致敬铁路先驱。
历史轨迹:蒸汽至高铁的飞跃
清晨的阳光透过博物馆的窗户,洒在斑驳的轨道上,仿佛在为这段即将被重温的历史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实践队员在济南信和志愿服务队的带领下,缓缓步入博物馆大厅,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欢迎大家来到胶济铁路博物馆,这里不仅是铁路发展的见证,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解员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引领着大家踏上了探索之旅。
随着讲解的深入,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在大家眼前徐徐展开。从19世纪末德国殖民者修建胶济铁路的艰难历程,到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府接管铁路的艰辛努力;从抗日战争期间铁路成为重要战略通道,到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每一个节点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汗水与智慧,每一段故事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意义。
实践队员被这些故事深深吸引,他们或驻足凝视,或低头沉思,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那些为铁路事业奋斗终生的先辈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了解了铁路事业的辉煌成就,更深刻体会到了铁路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铁路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图为实践队员聆听讲解员介绍胶济铁路的修建背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佳 供图
青春共鸣:与历史对语的深思
当实践队员走进博物馆的展厅时,一件件承载着岁月痕迹的老物件映入眼帘。钢轨、钢枕、三角钟……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在讲解员的讲述下变得生动起来。它们不仅仅是铁路建设的工具,更是那个时代铁路建设者辛勤付出与伟大梦想的见证。
“当我亲手触摸到这些老物件时,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铁路建设者的温度。”一位实践队员感慨地说,“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地铺就了这条通往未来的道路。”
在展厅的一角,实践队员还遇到了济钢高级中学高二学生周佳彤。她正认真地观看着展品,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历史的敬畏。当被问及参观感受时,她深情地说:“今天来到胶济铁路博物馆,我感触很深。这些展品不仅仅是历史的遗物,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佳彤的话引起了在场许多人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图为周佳彤(左一)正在接受实践队员的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佳 供图
展望未来:青年肩上的责任与荣光
随着参观的深入,实践队员来到了博物馆的特别展区——高铁时代。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中国高速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景象。从济青高铁到京沪高铁山东段,再到青荣城际铁路、青盐铁路、日兰高铁等,这些现代化的高速铁路网络已经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力量。
“看到这些成就,我感到无比自豪。”一位实践队员激动地说,“这是我们国家实力的体现,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传承。”
在展区的尽头,一幅巨大的地图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地图上清晰地标注了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布局和发展规划。看着这幅地图,实践队员仿佛看到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要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和时代的使命。”实践队员在总结发言时说道,“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铁路先辈的精神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为山东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分布地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佳 供图
结语新篇:承古拓新,砥砺前行
随着夕阳西下,实践队员离开了胶济铁路博物馆。但他们的心中却充满了力量和希望。这次参观不仅让他们深刻了解了铁路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更让他们明白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他们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作者:王佳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