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济南8月12日电(通讯员:张翔宇)2024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为了深刻铭记党的历史,珍惜党的成就,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8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星火接力,丹心筑梦”党史实践团于济南市历城区开展了调研实践。实践队员走进济南市历城烈士山,聆听历史回响,探寻未来希望。
历史的重现与感悟8月12日上午,实践队员来到济南战役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济南市历城区有一座小山,高不盈百尺,占地面积300余亩,此山因安葬在济南战役中英勇牺牲的1338名烈士而得名为烈士山,1955年历城市命烈士陵同始建于此。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亲笔题写了“历城革命烈士陵园”园名,并在视察了改造建设后的历城革命烈士陵园后,亲笔题词“先烈伟名垂青史,英雄遗志化宏图”。
据讲解员介绍,从大门至山顶通道两侧是青石砌成的统一规格的烈士墓群,共计四个区,32排,1140座陵墓,大都是解放济南时牺牲的官兵。每个墓前都立着长方形的石碑,上面镌刻着烈士的姓名、籍贯、职务、所在部队番号和牺牲的时间与地点,有的还记载着烈士的生平事迹。特别应该提起的是,其中无名烈士墓和无名烈士骨灰盒共计522个。
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无数战士英勇奋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墓群南端通道的东侧有两座引人注目的墓碑,这里安葬着两位老红军。一位是魏湖南,家是江西省石城县库车港村人,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和抗日战争、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等,于1990年2月病故。另一位是王世和,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入党。“他们为了革命事业英勇奋斗,只是为了让今天的中华儿女生活的更加幸福。”讲解员说到。
随后,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队员登上了烈士山。在烈士山上,伫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碑,上面篆刻着先辈对后人的殷切遵嘱。实践队员阅读上面撰写的文字,深刻感受到鲜卑对后世的殷殷期望和美好祝愿,这都让人热泪盈眶。
图为实践队员阅读石碑上篆刻的有关信息。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翔宇 供图
接着,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队员同其他参观者一起,进行了擦拭革命先烈墓碑、清扫墓碑等活动。
图为实践队员打扫烈士墓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翔宇 供图
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实践当天,实践队员发现,有家长携带孩子一起来烈士山参观的,也有中小学自发组织学生前来实践的。孩子们身着校服,戴着红领巾,在大人的指引下进行了擦墓碑、敬队礼等活动。据实践队员了解,实践当天,家长们选择烈士山作为参观点,一是为了完成学校中布置的综合实践活动任务,二是认为,在假期中带孩子们出来接受党的熏陶适合有必要的,能够增进孩子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学校里面布置了相关的学习任务嘛,正好我们也很久没带小孩出来玩玩,我们觉得既能完成学校任务,也能带孩子参观参观,让他们体会到革命先辈的不容易,也是对小孩很好的一种教育吧。”针对为何选择济南市历城烈士山,家长张先生向实践队员说。
图为实践队员与游客进行交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翔宇 供图
现实的启示与思考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艰辛与伟大,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同时,实践队员也更加深刻认识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表示将会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曲阜师范大学“星火接力,丹心筑梦”党史实践团将坚定不移地秉承“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崇高初心与神圣使命,踏上一条既回顾光辉历程又展望宏伟蓝图的征途。历史检验告诉我们,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因此,实践团将继续深入挖掘党史中的宝贵财富,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与手段,不断探索和创新实践方式和方法,让党的精神传承延续、经久不衰,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生动、鲜活、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