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走进王震故居,传承红色精神

时间:2024-08-19     阅读:

 
中国青年网长沙7月21日电(通讯员 余修花)实地参观学习党史教育场馆、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红色研学基地,对于深刻理解和传承红色历史与革命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深切缅怀王震将军,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基因,激励实践队员树立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曲阜师范大学“星火接力,丹心筑梦”党史实践团于2024年7月21日参观了王震故居,感受革命先辈红色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图为王震故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余修花 供图
首先,实践队员一起观看了教育片《建党百年,湖湘人物——王震》,通过学习这部纪录片,队员们了解了王震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为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的一生,如何从一个佃户之子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的经历。
王震同志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奠基人和卓越领导者,他的一生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紧密相连,展现了革命家的坚韧不拔和卓越贡献。从湘鄂赣的策马奔腾,到长征路上的英勇无畏,从陕甘宁边区的抗日烽火,到南泥湾的大生产运动,再到大西北的建设与开发,王震同志始终站在革命和建设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在现代建筑的环绕下,王震同志故居以其黄土墙、青瓦顶的独特风貌,显得格外质朴而古旧,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岁月。这里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革命精神的活教材。参观者们怀着深深的敬仰,踏入这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场所,聆听专业讲解,深入了解王震同志的生平事迹,感受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
队员们在王震同志生平陈列厅和复原陈列厅中缓缓穿行,五个精心布置的展厅——“百战骁将”、“挺进荒园”、“铁骨铮铮”、“情系故土”和“灿烂晚霞”,如同历史的长廊,引领人们穿越时空,见证王震将军的辉煌人生。每一份历史资料、每一件实物,都承载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从南泥湾的艰苦奋斗,到北大荒的农垦奇迹,再到革命战争年代的英勇事迹,无一不彰显出王震将军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通过这些生动的图文、珍贵的实物,队员们仿佛能亲眼见证王震将军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展现的英勇与智慧,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王震同志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卓越贡献的一生,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光辉一生。
 
 
 
 图为王震书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余修花 供图
在王震故居纪念馆,一封将军写给弟弟的家书格外引人注目。家书中“不能靠我占便宜,更不能靠我耍威风……”的语句,鲜明地体现了王震将军对家人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强调不得特殊化,必须遵守国家法规,展现出“三严”精神:严格要求亲属、严格执行国家政策、严格要求自己并坚持艰苦奋斗。
同时,家书还体现了“三心”:孝心、公仆心、爱国心,全面展现了王震将军的高尚情操和深沉家国情怀。孝心彰显家庭责任感,公仆心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爱国心则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讲解员刘女士向实践队员介绍道:王震将军不仅是一位历经三次长征的杰出军事将领,而且在1946年9月12日返回延安时,由于连续作战而未能及时整理仪容,以一副饱经风霜的面容出现在毛泽东的住所前。这种形象上的“不修边幅”恰恰凸显了王震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和对任务的紧迫感。毛泽东对王震的亲切称呼“王胡子”,不仅是对其个人特质的认可,也反映了两位领导人之间深厚的信任和尊重。
 
 
 
 图为讲解员介绍王震生平大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余修花 供图
王震将军的生活环境虽然艰苦,但他的革命事迹却异常光辉。他的坚韧不拔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充分展现了革命者的本色。在参观过程中,我们深受王震将军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的感染,深刻认识到这些精神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以王震将军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为民情怀和优良作风。同时,我们也应该主动去了解“湖湘文化”,用实际行动去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每一次参观,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每一次瞻仰,都是一次对革命精神的深刻领悟。王震同志的故居,不仅是一个纪念地,更是一本生动的历史教科书,激励着后来人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此次活动让队员们对王震将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总之,参观历史遗迹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们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深入了解历史事件与人物,激发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心。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给予历史遗迹参观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撰稿人:余修花
(“星火接力,丹心筑梦”党史实践团)
 
作者:余修花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