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近日,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幸福长流母亲河”实践团赴甘肃省陇南市康县阳坝镇珍爱茶山村、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麻子川镇吴纳村等六个甘肃省乡村振兴省级试点示范村。实践团开展以实地调研特色产业、采访当地领军人物、了解当地生活变化以及总结相关成功经验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站:陇南市康县阳坝镇珍爱茶山村
(陇南市康县阳坝镇珍爱茶山村村民和工作人员填写问卷)
实践团选择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康县五子茶叶有限公司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参观茶园和茶叶加工厂、向当地茶民以及基层村干部发放问卷以及与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的方式,深入了解了村庄及其特色茶产业在发展中的现实情况以及未来展望,了解到乡村振兴政策为阳坝镇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两者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尽管目前面临茶叶销路窄、缺乏种茶年轻活力等诸多挑战,但阳坝镇的茶产业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在用自己的力量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第二站: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麻子川镇吴纳村
(实践团队在吴纳村合影)
实践团对当地的特色当归种植区域和藏羊养殖场进行看实地探访,实践团与岷县麻子川镇吴纳村文书柳想绪共同探讨了吴纳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希望能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第三站:天水市秦州区平南镇苏湾村
实践团对当地特色产业进行了实地调研,仔细调查了当地的民俗风情以及生态保护情况。团队成员走访了民俗园区和多肉植物种植园,了解到在天水市秦州区平南镇苏湾村民俗庄园的规划和建设,为当地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村民的钱袋子更鼓了。
第四站:金昌市双湾镇金川区陈家沟村
实践团成员通过采访了陈家沟村监督委员会主任杨述学,了解到在种植业致富的基础模式上,该村因地制宜开发了双湾吃头、水上乐园等5种乡村特色旅游项目,村党委通过开展“好妯娌”“好婆婆”评选、村运会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村民文化生活相对丰富。在推进“文化振兴”的同时,也打开了一扇扇“致富窗”,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发展新活力。
第五站: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前进村
前进村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城郊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经历了集资兴办企业失败、种植大棚蔬菜起步、发展现代农业腾飞三个阶段,前进村党委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确保了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有效实施,目前已形成以奶牛养殖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
第六站: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顾家善村前进村
顾家善村主要因种花而出名,因此有“花村”美称。爱花、养花一直是顾家善村民的一种传承,调研团就花村的旅游业、环境治理等一系列问题对水川镇顾家善村党支部书记张乾通、水川镇顾家善村支委委员顾克能进行访谈,并通过访谈了解到,在村政府带领下,村民积极响应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自发做黄河志愿者,会定时去黄河周边捡垃圾,还会向游客传达保护黄河的理念,用他们的热情和汗水,为黄河流域的环境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调研,实践团成员从东到西走过甘肃省6个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深刻认识到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此次实践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今后,实践团成员将以助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己任,汇聚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调研感悟
资源环境学院2023级本科生慕棣文:“通过本次的暑期实践,我深深感受到乡村振兴之路每一步走得是何其不易,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理应担当责任,为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抛头颅,洒热血,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高嘉欣:“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每一份改变背后的艰辛与不易。我们青年一代,应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让梦想在黄河之畔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第一临床医学院2023级本科生李春兰:“暑期实践的经历,让我对乡村有了更深的情感与认识。我们青年应当心怀乡土,情系黄河,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未来紧密相连,用我们的热情和汗水,为黄河流域的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本科生袁文茜:“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我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用我们的青春和汗水,共同绘制出一幅幅壮丽的黄河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