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巢湖学院汤山爱心学校大学生义务支教团奔赴25.5公里前往散兵镇谢王小学,正式开始为期五天的支教生活。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国家未来。他们畅想诗和远方,我们播下种子,让未来不再苟且,温暖总会跨过千山万水不期而遇。
生活中偶有一些交集,看似是简单的巧合,其实“蓄谋已久”。早晨6:10,我关闭手机的闹铃,起床洗漱,拿着早已准备好的教案教具,整装出发。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沿途的青翠的叶和团簇的花随着夏风摇曳,似乎在暗示这将是一次不错的相遇。地图上的25.5公里,计时器上的40分钟,我们终于抵达了谢王小学。有人说“万事开头难”,于是我揣着一点点忐忑和一点点期待的心情,和小伙伴们一起走进了谢王小学。此时,校内已有不少小朋友了,他们热情地涌过来,像一朵朵小向日葵。小朋友们满眼期待的模样悄悄抚平着我心里的惴惴不安,也悄悄放大了心里的期待。
随着在阶梯教室召开的开班仪式落下帷幕,作为逐梦班的助教,我和班主任一起带着小朋友们回班。摇晃的电风扇,明晃的灯,不时吹来的一两阵清风,裹着第一次相见时的尴尬与好奇。两眼相望心茫茫,怎么破冰呢,我陷入了沉思。互不熟稔,那就……先交个朋友吧!在同伴的带领之下,每个小朋友都依次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一横一竖一撇一捺,认认真真,诚诚恳恳。每个小朋友的名字都饱含着美好希冀,而他们望向我们的眼神也清澈无比,纯粹又有生机。在逐梦二班的每一分子自我介绍结束之后,经过层层筛选,小朋友们敲定了心仪的班歌,伴着一曲悠扬的小调,第一次班会结束。我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没有什么比成为朋友更能一下拉近陌生的心的距离。
(图为支教小老师在辅导学生作业)
在短暂的休息过后,班级进入到了课后辅导阶段。小朋友们迅速进入状态,拿出习题集和作业本,或紧锁眉头,或奋笔疾书。当小朋友们遇到不会的题目时,他们乖乖地举起自己的小手询问我们。我看着习题集上熟悉的“鸡兔同笼”问题,会心一笑,曾经在小学困住了我的“难题”,这次也无差别地困住了我旁边的小朋友。为了让小朋友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我试着引导他去分析题目中的已知信息,渐渐地,小朋友通过积极思考自己解出了答案。他向我道谢,稚嫩的童声一下子让我的心柔软起来。敞开天窗说亮话,我曾经很抵触人们口中的“当个老师吧,它是份稳定的工作”,但经过一次次的支教经历,我慢慢地消解了心中的阴霾,拨开云雾,守得云开见月明,老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自稚子开蒙,至立鸿鹄志,一路挑灯人,幸甚至哉。
除了担任助教,我还有幸作为他们的手工课老师。上课之前,我心里有隐隐地担忧:如果我的上课内容小朋友们不感兴趣不配合我怎么办?忐忑不安的心绪被匆匆的上课铃声打断。我走进教室,打开PPT,看着台下小朋友们炙热的目光,手工课开场了。小朋友们积极参与,认真学习折法。到了他们亲自实践的时间,小朋友们个个跃跃欲试。心中千钧一落,我长舒一口气,心里暗叹这真是次不错的经历呢。美好时光总是偷偷溜走在手工折纸课的一道道折痕里,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总是稍纵即逝,下课铃声当当敲响,我告别了小朋友们。讲台上,我收拾着教具,有几个还没离开教室的小朋友跑到我面前说手工课很有意思。那一刻,我在心里暗暗下决心,如果有机会要再谈“美育”,用自己的行动和经验,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观察世界的角度与方法。让他们知道,自己每一步脚踏实地的努力和奋斗,都会使得梦想可从清晰。
支教的路很远,坚持很有意义。人们经常会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我十几年来第二次由别人传授我知识转变到我来教书育人。教学相长也。在支教期间,我抱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心来支教,最后发现小朋友们也同样在教会我怎么去教好一节课,怎么更好地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大人。原来并不是好好备课就一定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节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针对低年级要尽量讲一些故事,一些有吸引力的内容,寓教于乐。日子一天一天过,我们的相处越来越融洽,我们和小朋友们之间的故事日渐累积,感情也就慢慢在心中滋长。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青春年华刹那方休。转眼间,支教生活结束,感激缘分让我们相遇,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印记,希望多年后的我们能够在回忆青春年少时记得有这么一段时光,温暖着彼此;希望我的小朋友在未来的日子里,即使披荆斩棘,丢失鲜衣怒马,也永远无畏,永远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