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探寻民族文化,共筑团结新篇
近日,河南城建学院“三下乡” 实践团队踏上文化探寻之旅,深入民族聚居地,在服饰、音乐、手工艺品等丰富载体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促进民族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添砖加瓦。
民族服饰:穿在身上的文化传承
实践队首站来到民族服饰展示区。苗族服饰以其银饰璀璨、刺绣精美吸睛,复杂纹样诉说民族历史;蒙古族长袍则尽显草原豪迈,袍身的图案与色彩,是游牧文化的生动注脚 。队员们在观察服饰细节、聆听文化讲解中,读懂不同民族对美的独特诠释,明白服饰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鲜活 “课本”。
音乐交流:奏响团结和谐乐章
在民族音乐活动现场,蒙古族马头琴演奏震撼开场,低沉悠扬的旋律,似把大家带向广袤草原。队员们与当地民族同胞一同演奏、合唱,不同乐器交织,不同歌声融合,用音乐打破语言隔阂。这场跨越民族的音乐互动,让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的理念,在音符传递中深深扎根。
手工艺品:指尖技艺里的民族情
民族手工艺品集市热闹非凡。色彩斑斓的刺绣披肩、造型别致的民族乐器模型、花纹精美的手工挂毯…… 每一件都饱含匠人的心血。队员们与手工艺人交流,学习制作技巧,感受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坚守。这些手工艺品,不仅是商品,更是民族情感的寄托,在交易与互动间,拉紧民族间的情感纽带 。

此次 “三下乡” 民族文化探寻之行,队员们沉浸式体验多元民族文化,以亲身实践促进民族交流。未来,团队将持续传播民族文化交融故事,让民族大团结之花,在青春实践中愈发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