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之中见青天,竹沟就是小延安。一声号令震破天,千军万马上前线。7月10日至14日,信阳师范大学商学院“学思享”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有幸前往河南省驻马店市的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竹沟革命烈士陵园、杨靖宇将军纪念馆等红色基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参观与学习,重温革命足迹,感受先辈们浴血奋战的历史场面,学习革命精神,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走近竹沟这座小镇,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竹沟革命烈士陵园显得更加庄重肃穆,陵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李先念同志亲笔题写的“竹沟革命纪念碑”。望着纪念碑上的字,我感受到了直击心灵的震撼,它高高耸立于青山绿水间,像一座灯塔,永远指引着我们奋勇前进。在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我对竹沟革命斗争史、中原抗战等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张张带有历史厚重感的照片,书写着革命先辈们为实现民族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坚持斗争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告别竹沟,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步入展厅,我们不仅深深震撼于纪念馆的布局规模,也被杨靖宇将军的革命事迹所吸引,满墙的图片和文字诉说着这位将军光辉的一生。我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像杨靖宇将军这样把生命献给国家和民族的人,他的生命应是无限的。纪念馆内除了满墙的图片记载,还有细细打磨的场景再现,当我们进入一个洞口,仿佛是踏进了另一个时空。在银装素裹的天地间,我们看到了围在火炉旁烤火取暖的战士,看到了靠在大树边休息的伤员,也看到了以草根、棉絮充饥的杨靖宇将军……我们无法想象战争的惨烈,或许当年他们所面对的是更加激烈的场面,他们也是丈夫、儿子、父母,但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用自己的身躯打造了今日的和平生活。杨靖宇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率领部队英勇作战,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气概,应当被无数中华儿女铭记。
当天驻马店的气温很高,但前来参观的人却不少,我们穿着统一的志愿服装在纪念馆里学习并与其他参观者和讲解员进行交流。我们发现,参观者里面有不少年轻人,他们安静地捕获思考杨靖宇将军的人物光辉,似乎在进行一场跨时代的交流。我认为,我们生活在来之不易的和平时代,虽然不能感同身受当时的民族状况,但应时刻铭记历史,学习革命先辈们为祖国、为人民浴血奋战的大无畏精神和爱国情怀并将其落到实处。在社会实践中滋养初心使命,感悟责任担当,汲取奋进力量,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
当阳光倾泻在这座庄重而又崭新的城市,它从悠远的历史长河中走来,历经无数苦难,迎来今日的生机盎然,一路上我们遇到了热情的老区人民,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感受到了厚重的历史底蕴。无论是活动开始时的迷茫、进行时的烈日考验,还是不同地区间的来回奔波、观点不同引发的激烈讨论,与我们而言都是一次印象深刻、极具意义的人生经历。
青年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我们不能败于人云亦云的无知,更不能败于半途而废的薄弱意志力,要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态度,在人生抉择方面拿出自己的勇气,在国家需要之时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祖国的发展面前,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我们不能轻易忽视任何人的力量,即便不能雁过留名,我们也在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努力着,那回忆起来,便不会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