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心得

水韵淮安,淮采飞扬

时间:2023-08-22 关注:
   水韵淮安,淮彩飞扬——访河下古镇有感
     如果没有生生不息、丰厚滋养的根与魂,如何在波涛汹涌的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泰戈尔也说,古老的种子,他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那何是淮安的根与魂。那么何是淮安的生命胚芽呢?我想就是淮安的文化吧?淮安背后的文化底蕴才是推动淮安不断前进的根本原因。今天,我们社会实践小组成员前往河下古镇,一同探寻河下古镇的文化,了解淮安的历史发展。
     河下古镇作为淮安的旅游文化景点,距今已有2500百年的历史,是文化重镇、军事重镇、盐商重镇、中医重镇和美食重镇。历史文化悠久,由于处于南北交往的中心地位,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是淮扬菜的重要发源之地。历代更是人才辈出,孕育出了大批的能人志士,仅仅在明清时期河下古镇就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因此有着三鼎甲齐全之称。是远近闻名的文化重镇。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桥一路都是淮安历史的缩影,这里留下了淮安七省通衙,九省咽喉,南船北马的故事。河下古镇在世俗繁华中,不仅酿就了人间烟火的情谊,也成就了重情重意的品行,在这风情韵致的小镇深处,我们可以寻访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李记纸扎,我们也可以品尝到文楼汤包尝遍美食珍馐,我们还可以寻影仙话人间感受萧笛齐鸣。河下古镇见证了淮安的辉煌,虽然随着运河地位的没落,小镇变得清冷了起来。但是比起熙熙攘攘的名利,这份清净倒是更体现出淮安的历史生活和人文气息,它的美在于没有过度商业化的开发,在于那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在于感受更多的淳朴、宁静、返璞归真。漫步在石板路和沿街住着的老居民搭搭话,听着从宅院里传来的二胡声茶散在油锅翻腾声,看着民间老艺术家修缮字画扇面,脚边的猫咪撒娇伸懒腰,这方古镇慵懒随便,无所顾忌也无所求,实在是放松解忧。
     明清时期河下古镇十里朱旗两岸舟,夜笙歌唔几时休的繁盛盛景历历在目,可以说河下古镇的发展史见证了明清盐政的兴衰和盐政的变革史。河下古镇的历史,推动着淮安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更应该谋新篇布新局换容颜焕新机点突破带全域。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继承传统在建设新城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古建筑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价值留下了灿烂的文化,是艺术的表现是历史的最佳发言,建筑是有生命的,它们虽然是凝固的,可是它上面蕴涵着人文思想。习总书记说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纵观历史能造就文化复兴的是每一颗传承经典的赤子之心,是对古建筑合理的开放性保护,是提高群众的旅游文化素,才能使古建筑获得新生,那淮安以后的出路在哪儿呢?我认为不如发扬古建筑文化走文化自信之路,我们有五千年的历史却少有五十年的建筑,由于种种原因,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古建筑被拆除。作为文化古国,我们只有保护并发扬传统文化,才能在文化自信之路驰骋。让淮安立足于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稳步前行,才能完成淮安的新时代发展。
 
作者:刘诗瑶 汪蕊 来源:三下乡网
三下乡心得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