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心得

培华青年三下乡|同讲普通话,绽放文明花 实践感悟收获

时间:2023-08-27 关注:

培华学子三下乡:

  为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7月12日至7月27日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文小普”·星火筑梦青年团前往商洛市商州区大荆镇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该团队依托于公益暑托班的形式进行课堂推普、举办普通话演讲比赛,并通过普通话调研、普通话进社区等多种形式,展开一系列的普通话推广活动,使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锻炼才能、增长才干。

  “欢迎‘文小普’团队明年继续来大荆进行推普。”“谢谢老师们。”“老师你们明年还会来这儿吗?”当地政府领导期盼我们下一年的到来、家长对我们的每一句感谢和孩子对我们的不舍、是对整个团队此次推普工作给予的肯定。光阴荏苒,每当回想起此次在大荆镇的经历,都历历在目。俗话讲,万般经历,皆为成长,诚如所言,在本次“三下乡”实践的过程中,我成长了许多,真正意义上理解了责任与担当、包容和理解、传承和发扬。

  立于三尺讲台,我理解了责任与担当。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站在孩子们面前,与孩子们沟通交流,我不仅从中得到了有效的锻炼,而且深刻的明白我肩负着怎样的责任。每当学生一遍又一遍的问我与普通话相关的问题与作业上遇到的难题时,我便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讲解。作为一名站在讲台上的老师,耐心是“必修课”。当我在此次实践活动中,站上讲台作为老师的那一刻,我就时常在想该怎样控制自己的耐心去教导小朋友,又该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好小朋友,以及怎样的方法适合他们,如何因材施教。我想,真正学会责任与担当是站在讲台上最大的收获,这也将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丰富的经验。突破自我,面对自我,挑战自我。在尝试作为一名老师站在讲台上这件新事物上,我明白要担负责任,肩负使命,教导好每一位学生。

  作为一名老师,我理解了包容与理解。教育就像一个闭环,当我站在讲台的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当年我的老师的谆谆教诲。我以前总是不理解为什么所有老师都要苦口婆心的劝诫我们努力,为什么所有老师会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直到我站上讲台的那一刻,面对我的所有学生,我才明白这是教育的理解性与包容性。看到讲台下的小孩就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我也终于明白了当年我的老师在教育我时的心境。作为老师,希望自己的每一名学生都学有所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就。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身份审视同一件事,所带来的理解与感受都是不尽相同的。

  在走访当地居民的过程中,我理解了传承与发扬。在此过程中,我们拜访了两位老党员,他们是从中国当年的峥嵘岁月走过来的。在与两位党员的交谈中聆听他们对于当热爱和奉献精神,感受他们的初心和坚守的传承力量。两位回忆入党的初心本意都是想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国家发展,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是党的初心和使命,延续到现在也是未改变的。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力量,用行动和心血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年应该从前辈的手中接过接力棒,传承红色基因,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还拜访了商洛著名书画家赵步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毛笔字对于普通话的影响。学习毛笔字不仅可以培养对汉字美感的认知和理解,也有助于提升普通话的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毛笔字的传承与普通话的推广相辅相成。同时,在与赵爷爷共同探讨毛笔字艺术的过程中,也促进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很庆幸能在我的经历中添上这样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受益无穷。在今后的经历中,我将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创新、为孩子的成长与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作者:王显霞 来源: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
三下乡心得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