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些角落宛若时光的瑰宝,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沉思。北大红楼与北京鲁迅博物馆,恰似这两颗镶嵌在历史天幕上的璀璨星辰,它们不仅仅是过往岁月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永恒灯塔。2024年六月底,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的冀建领航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携手踏上这场穿越时空的旅程,沉浸于这两处承载着智慧与勇气的圣地,聆听那些古老建筑的呢喃,感受那些伟大灵魂的呼吸。在这里,每一块砖石都铭刻着历史的痕迹,每一幅画卷都描绘着时代的轮廓。让我们随着心跳的节奏,深入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让心灵得以沐浴在历史的清泉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启迪未来的梦想。这是一次关于记忆、关于文化、关于自我成长的探索之旅。我们共同启程,去追寻那些照亮我们前路的永恒光芒。
正文:
在时光的长河中,我仿佛是一位漂泊的旅人,偶然间踏入了那座承载着百年沧桑的红楼。北大红楼,这座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风云变幻的建筑,以其独有的韵味吸引着我,让我在这片古老与现代交织的空间里,寻找着自己的心灵归宿。
一进入红楼,便被那庄严肃穆的氛围所感染。从极具民国风的铁质大门进入院内,高大、庄重的北大红楼便呈现在眼前。北大红楼是一座中西合璧建筑,整体呈“工”字形,二层以下为中国传统的须弥座结构,厚实庄严,二层以上为典型西洋建筑风格,大气稳重,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厚重。进入红楼,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漫步在红楼的走廊上,那些斑驳的墙壁、褪色的窗棂,无不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我想象着,这里曾经走过多少风华绝代的人物,他们在这里激扬文字,挥斥方遒,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进步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仿佛能听到他们的脚步声,感受到他们的呼吸,那种历史的共鸣让我心潮澎湃。
走进教室,那些排列整齐的桌椅似乎还在等待着学子的归来。我坐在一张陈旧的木椅上,闭上眼睛,让思绪随着窗外的风吹过,想象着这里曾经的琅琅书声和激烈的学术辩论。我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传承,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坚守。这种精神的力量,如同红楼一样,历经风雨而不倒,历久弥新。
参观红楼,我不仅是在触摸历史的痕迹,更是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我开始反思,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是否还能像先辈们那样,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志?在这个物质丰富而精神匮乏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去追寻那些看似遥远却又至关重要的价值?
红楼给了我答案。它告诉我,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的精神追求是不变的。北大红楼见证了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一代的灿烂青春。以北大红楼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如同一座座丰碑,镌刻着一代代爱国知识分子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不朽功勋,也激励着后人沿着前辈的足迹接续奋斗。我们深切感受到五四精神的内涵,体会到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意义。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知识和行动去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
当我离开红楼,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感激这座建筑给予我的启迪,敬意那些在这里奋斗过的先贤。随后,我来到了北京鲁迅博物馆。这里不仅收藏了鲁迅先生的珍贵手稿和遗物,更是一个让人深思的地方。在展厅里,我看到了鲁迅先生那犀利如刀的笔触,感受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他的文字,如同一把锋利的剑,刺破了旧社会的黑暗,唤醒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良知。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思考着鲁迅先生的思想和他所处的时代。他的一生,是对抗黑暗、追求光明的历程。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去面对困难,去坚持真理。我想,这就是我从这次参观中最深刻的感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和一份坚定的信念,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走出博物馆,我感到心中充满了力量。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我开始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部历史,我们的选择和行动都在书写着自己的故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我相信,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我知道,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我将带着这份感悟和收获,继续前行在我的生命旅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成长。
红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象征,更是精神的家园。这次参观北大红楼和北京鲁迅博物馆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更加坚信,历史不仅是过去的故事,更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感悟和收获,继续前行,不断探索,不断成长。我相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那么,无论未来路途多么坎坷,我们都能够像红楼一样,屹立不倒,绽放光彩。

图为冀建领航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参观北大红楼
通讯员:秦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