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心得

翰墨薪传,与“理”同行

时间:2024-07-18     阅读:
在刚得知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黄宾虹先生时,大家都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因为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团队中的大部分人对艺术都并不了解,所以曾经也没有听说过黄宾虹先生。但是,我们的团队没有因此泄气,在仔细分工后,我们都确定了自己的职责,并在出发前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工作。
  经历了3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稍作休整,便开始了我们的工作。当天下午,我们团队向潭渡村的第一书记简短汇报了前期准备工作,同时介绍了我们为黄宾虹先生设计的IP形象。书记毫不吝啬地夸奖着我们的设计,也向我们提出了改进的建议,随后我们也积极采取行动实现书记的设想。除此之外,书记也向我们说明,当地十分重视黄宾虹先生对中国近代美术史的造诣,如今他们已投入大量的资金来重建黄宾虹故居,并计划进一步向外界宣传黄宾虹,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当地,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书记一番交谈后,我们更加了解到宾虹精神对当地的意义。
  次日,村书记带领我们来到黄宾虹故居进行参观。在村书记和专业人士的带领下,我们一同浏览了故居的全貌。在此之前,我们对黄老的了解仅仅来源于网络资料,而那天具有专业知识的爷爷向我们仔细讲解了黄宾虹的人生经历和相关作品。我原以为,两个小时的纪录片,能让我了解黄宾虹先生的大致的人生轨迹,但经过介绍,我才明白,我所知晓的不过是他人生的冰山一角。不舍地离开故居后,我们同书记一同去到潭渡村村委会进行访谈,书记是一位年轻优秀且和善的女性,在访谈开始之前,她对我们的住宿和饮食都十分关心,也会幽默地同我们一起说笑,在这次活动中,书记不仅是我们的工作对接人,她同时也是我们的朋友。在访谈中,书记十分配合且认真地回答了我们准备的问题,在访谈中展现出了她对宾虹精神的深刻认同和当地对相关建设的重视。盛夏的中午是令人困倦的,我们便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休息了一会。经过短暂的休息,我们一行人分为了两组分别去到了潭渡村和郑村,就“艺术精神如何赋能民族精神”的主题对村民们进行调研,并让村民们填了我们准备的问卷。
即使在炎热的天气,我们却也看到了许多村民在烈日下辛勤耕耘的身影,当我们向他们提出填问卷的请求时,大多数村民不认识字,却也愿意配合我们,这加快了我们工作的进程。“黄宾虹很厉害的,你们要好好向他学习。”一位叔叔激动地向我们说道。我们也认识到,当地人对黄宾虹的认可度极高。天色渐晚,我们两个分队的任务也都完成的差不多了。在欢声笑语中,我们又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一天很累但是有意义的工作。
  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潭渡村的一所小学,向同学们宣讲“宾虹精神”,介绍山水画技艺以及普及安全教育的相关知识。出于好奇,小朋友们刚开始表现得十分活跃,但在老师的一声令下,就又变得安静。我们在课堂上与小朋友们进行了积极的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小朋友的积极性,大多数小朋友们都非常活泼且积极地回答我们的问题。这也让我们的课堂非常顺利地开展。大多小朋友对黄宾虹了解不多,但经历了这次课堂,他们一定更加明白黄宾虹先生对于当地的意义。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宾虹精神“的传承,我们更加希望通过这次课堂,小朋友们能学习到黄宾虹的人生态度。
  随着课堂的结束,我们的三下乡之旅到此也要结束。在等待回去的时候,书记对我们提出了表扬,夸赞着我们的认真负责,这令我们十分感动……
  踏上回家的旅程,望向车窗外,思绪仿佛回到了刚到的那一天,我们在这里经历了短暂的三天,却收获了很多,同时也让他人收获了很多。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的团队产生过分歧,有过许多迷茫,但我们没有想过退缩。就如同黄宾虹先生一般,在艰难困苦中仍旧坚持所爱。我想这份经历,将会鼓励着我走向未来的每一个明天。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
三下乡心得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