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心得

走进白鹿仓,探寻竹篾灯笼的非遗文化之旅

时间:2024-07-21     阅读:
      鲸鱼沟,位于西安白鹿原狄寨镇南2公里的地方,灞桥和长安区的交界。因为这里盛产竹子,当地村民便就地取材,便有了三百多年历史的白鹿仓竹篾灯笼。2024年8月17日到19日,我们前往白鹿仓探索竹篾灯笼的文化,收获了很多。
      通过在白鹿仓的学习,我们学习到竹篾灯笼的制作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妙与匠心。包括选竹、破竹、泡竹、破篾、划篾,到编织、收口、烘烤、滚糨、糊纸等工序,每一步都需要匠人精心操作。竹篾灯笼不仅工艺复杂,而且材料的选择和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处理都至关重要。例如,制作过程中需要保持竹篾的湿润,以防断裂;在编织时,需要确保每一根竹篾与其他竹篾的交点都按照一压一挑的规律进行,以保证灯笼的球形结构。当我们亲手体验非遗技艺,体验竹篾灯笼的制作时,都仿佛是与历史对话,感受到了前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些技艺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在传承这一技艺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耐心与专注的重要性。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精心打磨,每一次尝试都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以求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非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竹篾灯笼所蕴含的匠心独运、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慢下来,去品味那些被遗忘的美好,去传承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我也意识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并非易事。很多非遗技艺都面临着传承断代的危机,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和保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传承技艺本身,更要传承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同时,我也看到了许多人在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比如我们在白鹿仓遇到了陕西省非遗产业促进会副会长,他向白鹿仓的游客介绍着那里各种非遗文化,也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工作,他们通过开设工作室、举办展览、开展教育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些传统手工艺。这种努力让我看到了希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
       竹篾灯笼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重要价值。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文化财富,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参与非遗实践活动,让我更加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文化,感受其中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要积极倡导和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为非遗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未来,我们要继续深入参与非遗实践活动,不断学习和探索非遗文化的精髓,积极推广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来。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非遗文化一定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图片来源:刘颖华)
作者:孙艺菲     来源:三下乡官网
三下乡心得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