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收获的夏天,我有幸加入了一支名为“青年行,乡村兴”的社会实践队,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共同度过难忘的时光。随着“青年行,乡村兴”实践队列车出发,我们来到了阳春市松柏镇松柏中学,一下车,属于我们实践队支教之旅的时钟便开始转动。我们快速安顿好自己的行李,便开始熟悉当地的生活:看场地、做出应对措施;备课、寻找吃饭的地方。所幸几天之后,当地的镇府所承包我们的午晚饭,让我们的支教生活平添一点幸运的色彩。经历短短五天的相处,孩子们的笑脸像阳光一样照进我们的心房,从刚开始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些“外来者”,到后来渐渐的熟悉、不舍。在支教这些日子里,我们每天都充满了忙碌与充实,围绕安全教育、粘土、漆扇、英语戏剧等课程,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假期生活。而我有幸担任的课程是安全教育课与万疆手势舞指导,在课堂上,我耐心地给他们讲解每一个防溺水知识点,设置相关游戏加深孩子们对溺水事故的了解,与孩子们用手势舞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力量,用心地解答他们每一个问题,我与他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图:安全教育课上老师与孩子们玩防溺水小游戏 实践队供图)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农民生活情况,我们利用周末两天时间开展助农调研活动,穿梭于田间地头,与村民们促膝长谈,倾听他们关于生活、生产的点点滴滴。我们帮他们晒花生、拔花生、除杂草、了解收成情况,请教农业生产的细节……,田间地头的欢声笑语,拉近了我们与农民之间的距离,更让我们对农业生产的艰辛与重要性有了更为直观目深刻的认识。我们勤劳的身影融入了松柏镇的绿水青山中,映衬出了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城乡交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图:团队成员帮助村民干农活 实践队供图)
松柏镇物华天宝,独特的非遗瑰宝与红色文化深深吸引着我,便由此踏上寻觅“非遗”之旅。在这次非遗之旅中,我不仅体验到了扶堤古窑那千年窑火炽热与浓厚的生活烟火,还用相机记录下了一张张制窑师傅专注的画面,学习到了悠久的制窑工艺;梁家拳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哲学思想,让我体会到了中华武术独有的神韵与魅力;严氏宗祠的革命之魂,让我体会到了历史的尘埃并未掩盖革命的光辉,反而让那一份不屈不饶,勇于斗争的精神更加熠熠生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有责任目有义务去传承并弘扬中华“非遗”文化,让它们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此次探寻松柏文化之旅,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盛宴,更是一次深刻文化觉醒与责任担当的启程。

(图:孩子们正在进行结营汇演 实践队供图)
在最后的汇演中,孩子们万疆手势舞的壮丽、中英文歌曲的悠扬旋律、英语戏剧的生动演绎,更是将文化的魅力与青春的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少年中国说》的慷慨朗诵,如同惊雷般震撼人心,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向世界宣告着中国少年的豪情壮志与爱国情怀,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为之动容;英语戏剧《西游记之三借芭蕉扇》的倾情上演,以精湛的演技,将经典故事重新演绎。他们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让这部跨越千年的文化瑰宝在舞台上绽放光彩,让世界听见来自乡村的纯真与热情。
支教实践队的故事虽然结束了,但这段美好的记忆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希望松柏镇的孩子们能够怀揣着梦想与信念,勇往直前,不断超越自我,去展望属于他们的未来,也希望我们能够携手并进,积极加入乡村振兴的行列中,书写乡村美好蓝图,开启属于青年一代辉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