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晴川学院:青春献浠水 热血润散花
时间:2024-08-23 阅读:
2024年7月1日至7月15日,武汉晴川学院“热血青年肯奉献,晴川北斗润浠行”——暑期夏令营社会实践队奔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散花镇开展为期15天的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他们以青春为伴,用真情灌溉,将微光铸成矩火,守护大山里的星光,在社会实践中彰显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热血筑梦,知识桥梁润散花
为了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支教团队不仅安排了语数英主要课程的学习,同时也精心设计科学实验、美术手工创作、影视鉴赏、情景演绎等多彩课程。
在主要课程的学习上,团队成员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展开教学,根据学生们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讲课节奏,让学生们都能参与其中。在其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团队成员会抛出问题让学生们探究根本,给学生们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课堂氛围浓厚,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强。
除了课堂教学外,团队成员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手工作品展示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展学生们的知识接触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社交能力。
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有效结合,让学生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大方自信的展现自我。
青春献力,家访共筑成长梦
家访是联系学生家庭与社会实践团队的重要纽带,也是关注学生发展的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为深入了解散花镇学生的具体情况,促进当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倾注更好的关心与陪伴,实践团队开展了家访活动。通过家访,团队成员直观地感受到学生们的成长环境,深入到乡村学生的家庭之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团队成员特别走访了低保户、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留守儿童等学生家庭,近距离感受到学生家长眼中那份对孩子未来殷切的期望。
“我以后想要成为一名医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治病救人,让更多的人远离病痛。我也想要多读书去外面看看更大的世界。”采访学生景航表示,虽然一次简单的家访,但让团队成员感受了在乡村学生身上的那份超越年龄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看到了学生们身上无限的潜力与光明的未来。
青力筑梦,宣讲启智育新苗
为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支教团队特意选定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宣教主题,如防溺水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普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开展多元多形式主题宣讲活动。
支教期间,正值暑期,为普及防溺水知识,防范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发生,支教团指导老师阳军老师特意为留守儿童送上一堂防溺水安全教育公益课,他通过亲切专业的宣教、现场演示与人体展示的方式,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而实用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程。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阳老师的讲解和演示,他们深刻认识到了防溺水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在遇到危险时保护自己和他人。“通过这次公益课堂下乡活动,支教团引导了更多的小朋友了解到更多的防溺水知识,为守护生命安全,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关心留守儿童。”支教团成员们表示。
为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热情,树立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支教团队多形式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过程中学生们的表情从最开始的舒缓平静逐渐变得认真严肃,有的名词甚至从来没有出现在他们的耳中,孩子们却听得聚精会神。“爱国永远是第一位”,王欣然表示,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时刻记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律吗?它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红绿灯,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孙鑫老师用这样生动的比喻开场,让孩子们沉浸在法律知识的海洋。随后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们认识到法律的威严与神圣,也让学生深刻体会知法、守法的重要性。
这片沃土不仅孕育着淳朴的人民,也悄然孕育着新的希望与梦想。团队负责人占延表示,支教岁月中的点点滴滴,都将成为他们内心深处最宝贵的财富,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何种困难与挑战,都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行走在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道路。乡约策湖,祝酒散花,共同期待来年再会!
作者:阳军 占延 王欣然 来源:三下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