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艺术乡建”赋能乡村振兴:广州新华学院青云志社会实践队助力“百千万工程”——以英德九龙为例

时间:2024-08-25     阅读:
   2024年7月20日,广州新华学院青云志社会实践队在广东省英德市九龙镇计划的两面墙绘任务圆满竣工。
(图为团队墙绘作品最终效果 青云志突击队焦镇朗 摄)
 
(图为团队墙绘作品最终效果 青云志突击队焦镇朗 摄)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给予文化艺术的伟大任务。艺术乡建的广泛开展,吸引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师生深入乡村实践,通过艺术手段参与乡村建设,传承乡村文化,改善乡村人文居住环境,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墙绘艺术作为一种表达直观、通俗易懂的绘画形式,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技法,丰富的艺术价值也为其在艺术乡建中的具体实践提供了可行的保障。
  2024年7月中旬,广州新华学院青云志社会实践队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的号召,以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为原则,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入广东省英德市九龙镇,为艺术乡建的新形态进行实践探索。青云志实践队的队友分别以“来九龙,吃豆腐”和“坚持三治并举,助推乡村振兴”为题创作了两面墙绘。随着近年来艺术乡建关注度的逐渐上升,作为乡村振兴的热点内容,艺术乡建在发展中也逐渐展露出一定问题——文化艺术如何实际地参与到乡村问题的解决中,即文化艺术的实践是否能切实转变为解决乡村振兴面临的结构性问题的方式方法。青云志突击队的队员们在面临诸如此类的问题时,通过对九龙镇具体情况的不断学习与调研,力求将艺术乡建的计划任务落实在地,在调研实践过程中也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和进步,关于面临的问题,青云志实践队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回答:
一、墙绘内容与九龙当地文化的紧密结合
  黄豆产业作为九龙镇的领头产业,在九龙镇的农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据了解,广东英德作为中国大陆野生大豆的最南端界址,不但保留了一批低纬度带的野生种质资源,且传承延续了上千年的大豆栽培方式更保存了丰富的豆制品文化,还因地制宜地衍生出了“九龙黄豆腐”等著名黄豆产品。“九龙豆腐”以鲜、嫩、滑著称,其系列中的黄金豆腐、山水腐竹、盐水豆干等很多产品不仅是九龙镇当地老少皆宜的特色传统美食,还远销全国,驰名中外。
  突击队队员以九龙豆腐为突破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
(图为团队成员创作墙绘内容 青云志突击队焦镇朗 摄)
  青云志突击队美术组的队员在对墙绘内容进行解释时这样说道:“为了弘扬英德市九龙镇的饮食文化,展现其独特的乡村风情与地域特色,我们美术组设计了以‘来九龙,吃豆腐’为主题的墙绘项目。我们核心理念是对‘九龙豆腐’这一传统美食制作技艺的传承与致敬。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从 磨浆、煮浆到点卤成型的这几个过程,展现匠人精神与时间的沉淀。同时,以故事性场景来展示古老的石磨旁忙碌的村民以及家人之间的那种温馨场面。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项目,让更多外来的人了解并爱上九龙豆腐,让当地的百姓也能够喜欢我们的设计作品,同时也希望能够为九龙镇的文化旅游发展增添一抹亮丽的风景线。”
  原本墙绘艺术作为一种绘画形式,是无法通过固有的标准去判断是否确切有效的,这就是青云志突击队队员们的巧思,将墙绘内容与九龙当地“人尽皆知”的特色产物和独具特点的文化结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实现落实在地。
二、墙绘内容和乡村振兴新格局建设的有机融合
  为了打通乡村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英德市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镇——九龙镇,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全力以赴,扭转了因产业衰败导致的土地荒废、乡村空心化和老龄化的局面,通过不懈努力,九龙镇正逐步迈向美丽、文明、富强的新征程,昔日的矛盾频发镇已蜕变为远近闻名的先进典范,展现出勃勃生机和无限潜力。九龙镇作为英西南大镇,人员流动性较大,面临交通、治安、社会矛盾等诸多挑战,给九龙镇推动“百千万工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于此,九龙镇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基层综合治理各层面,积极构建“党建+社会治理”新模式,村党组织围绕“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要求,聚焦党建引领提升镇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力建设平安九龙。九龙镇积极探索”1+6+N“基层治理模式,实行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坐班制度,强化司法、行政部门的协同效应,积极发挥基层社会组织的协助作用,倾心打造“1+5”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品牌,促进治理主体多元化,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为助力九龙镇基层综合治理格局的建设,青云志突击队队员以“坚持三治并举,助推乡村振兴”为题,于九龙镇司法综治中心内完成了一幅党建墙绘作品。多彩的墙绘传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更是引领文明新风尚的有效工具,便捷有效地传承了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治理法治、德治、自治文化走深走实。
(图为团队成员创作墙绘内容 青云志突击队焦镇朗 摄)
  坚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我们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打造党建工作新高地。将青年学子的所学所想以实际行动践行、证明给人民大众,以青年学生力所能及的方式为祖国的乡村建设助力。让墙绘艺术成为党建建设的主要载体,就是青云志社会实践队选择的实践新形态,使其与九龙镇特色乡村治理方式实现了有机融合。
三、艺术乡建参与长期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除了墙绘这一主要形式,文创产品、“美育”活动等形式也在艺术乡建中作为重要的实践载体。关于文创产品,青云志社会实践队在九龙镇人民政府和九龙镇司法综治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青云志突击队有幸获得了九龙镇专属IP“龙小豆”的使用权,并以此为灵感,衍生出了一部分文创作品,与突击队原有原创墙绘内容实现了有机结合。
(图为青云志突击队队员创作文创作品 青云志突击队吴优 供图)
  把文化艺术的实践真正融合进九龙的农产品宣传产业链中,应该考虑整个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尽管有墙绘作品作为九龙豆腐文化传播的载体,但其参与产业结构的功能并不那么突出,基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文创产品任然作为文化产品的重要形式成为农产品宣传产业链的重要环节。由“龙小豆”这一IP形象衍生出的文创产品将会成为青云志突击队队员们后续文创工作的重点,一是为了呼应九龙原有文化产业的基础,不给予大众九龙IP形象繁多难以辨别的认知;二是更好地凸显九龙特色农业、旅游业等产业形象,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后再力求创新。
除了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巧思,青云志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还以“以云带云,以叶带叶”为目标,策划了一场以“我眼中的家乡”为主题的美育活动,和九龙的小小艺术家们共同在画布上跳跃,勾勒出美丽九龙的七彩梦境。留下青云志的九龙独家记忆。
(图为参与美育活动的孩子与作品合影 青云志突击队焦镇朗 摄)
        
(图为参与美育活动的孩子上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青云志突击队焦镇朗 摄)
                
(图为参与美育活动的孩子与家长 青云志突击队焦镇朗 摄)
  教育的持久性是艺术乡建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最为宝贵、可依赖的落点,“美育”活动带给孩童们审美体验的过程,同时是教育过程中情感体验路径的建构过程,在情感体验的过程,将审美的知识、思想教育的知识潜移默化地教给参与活动的受教育者,为艺术乡建的长期可持续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青云志社会实践队队员对九龙镇党委副书记邓雪辉副书记的人物专访中,邓副书记这样说道:“九龙镇作为农文旅融合发展镇,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奠定了九龙镇旅游发展的基础,但到目前为止,仍缺少一种传播媒介,更好的表达出九龙镇“来九龙、看峰林、吃豆腐、好心情”的热情好客的态度以及文化内涵。也许墙绘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九龙镇创造新的网红点,经济引流点。”
(图为邓副书记向队员介绍九龙镇的相关情况 青云志突击队杨艺飞 摄)
  艺术乡建是一场乡村振兴和人文发展的双赢实践,青云志社会实践队在英德九龙的探索实践告一段落,但乡村振兴道路任重而道远,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将成为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重要生产力,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助力,为祖国的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助力!
 
(图为团队成员结束美育活动后的合影 青云志突击队杨艺飞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于九龙镇人民政府的合影 青云志突击队杨艺飞 供图)
作者:吴优     来源:青云志突击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