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时间:2024-09-01 阅读:
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塔里木大学万人师生三下乡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我们水务润疆团队也积极相应学校号召,自2024年7月初开始,进行了为期半月的下乡的活动,走访了一师二团、八团、九团、十团、十一团、十二团,十三团等团场各连队,通过入户走访,进行问谈,填写调查问卷,收取水样进行检测的方式进行水务调研。
雄赳赳,气昂昂。塔里木大学三下乡水务润疆团队,于2024年7月4日在塔里木大学水建院举行出征仪式。贾壮壮等团队指导老师出席,塔里木大学三下乡水务润疆团队全员出席。
出征仪式上,团队指导老师纷纷发言,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新时代胡杨学子要脚踏实地,做实事。这些话语鼓舞了团队的士气,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下乡的信心,做实事的决心。同时,团队负责人也向我们说明了后续将要开展的各种工作,要去的团部、连队、调研开展的方式、方法,以及需要记录撰写的内容。为了提高下乡调研的速度,我们也现场分组,平均分配成三组。同时维汉围绕语言不通这一问题,每一小组都要分配一位维族同学,方便交流沟通,方便工作的后续开展。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水务润疆,今天我们前往一师七团主要为了调研连队居民用水、节水、排水,消防问题。2024年7月,我们从学校西门出发前往7团,一路上风景很美,我们再一次坚定了出行的信心。深入连队居民家中发现,居民的排水设施都比较简陋,大多是自行挖掘的排水渠。通过与居民交流,我们发现连队居民对水价不是很清楚,少有能准确回答出来的,水费也是到党群服务中心,统一交费。水中无泥沙,没有异味,水质较好。居民对消防设施的位置都比较明确,但节水意识淡薄,通过我们的宣传,居民也有了一定的改观,声称以后注意。居民饮水以自来水为主。灌溉农作物仍是以自家挖的水井为主。水表家中有一个,在门口还有一个统一的。
在走访十三团一连、十一团,九团红八连,在十三团一连走访各户居民调研,十一团团场进行“珍惜每一滴,守护饮水安全”的主题宣讲活动,参观了九团红八连的历史事迹。在十三团一连的调研,以入户走访做调查问卷、接取水样的形式进行,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居民的节水意识不高,存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水质尚可,已采集大量水样,以待进一步检测。在十一团,通过PPT向人们宣传节水意识,珍惜水资源,反响一般。参观了九团红八连对阿克苏地区、阿拉尔市,特别是九团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老一辈人屯垦戍边的事迹、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天当被,地当床,田野当课堂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力宣扬,大力学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近迈步从头越。自2024年7月水务润疆团队三下乡活动开始以来,团队成员们都非常努力。截止目前为止,已经收取80余份水样,600多份调查问卷,共走访了10余团60多个连队,深入走访200多家居民,响应了国家、学校的号召,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塔里木大学学子的奋斗身影也浮现在南疆大地上,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通过整理此次调研问卷发现,水质较好,无明显泥沙,水中无异味,水价大约1块多,饮水以自来水为主,排水设施以自己挖掘的水渠为主,家中都有水表,对消防设施的位置不是很清楚,仅有少部分人知道在连队上。此次下乡活动,使我、我们团队对新疆尤其是南疆基层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利于今后的学习生活,埋下了一颗做实事的种子。此次活动,也有利于提高一师居民的节约、消防意识,有利于绿色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
作者:李松涛 来源:水务润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