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故其叶茂,源远故其流长”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唯有知晓其来时的路,才能更坚定地走下去。这也便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所蕴含的厚重意义。2024年7月,商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寻红色印迹,扬时代新声”金坛文旅调研实践团来到江苏常州金坛区,前往当地博物馆与金坛茅山度假区中的红色遗址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实践前期,七名成员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了解了金坛区的人文故事与革命历史。在金坛,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的茅山、苏皖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华罗庚先生故乡,每一个红色故事都让实践团成员对中国共产党心生敬佩和爱戴。

(实践团与茅山旅游管理发展局副局长、专员合影)
探寻城市历史,助力乡村振兴7月9日上午,实践团前往参观金坛博物馆。在金坛博物馆中,实践团成员通过陈列的藏品深刻认识了六千五百多年前金坛三星村先民的生活、劳动场景,了解了金坛古城从无到有、依水筑城的发展变迁过程。在城市形象馆,实践团成员通过山水主题墙了解了茅山、长荡湖的山水特征,学习了金坛区城市建设山、水、城和谐共融,绿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发展理念产生了深层次的理解。
7月9日下午,实践团还深入金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研学馆进行实践调研,体验了独具特色的陶土工艺、景泰蓝工艺与刻纸艺术,向工作人员了解到金坛博物馆正努力将非遗文化元素与文创产品相融合,力争推出创新型文化周边产品,既大力弘扬非遗文化,又满足消费者追求新奇特色的消费需求。此外,实践团还调研了展馆里摆放售卖的助农特色农产品,切身体会乡村发展成果,深刻感悟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新成就。
体悟科学家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金坛是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家乡,实践团成员为深入了解华罗庚先生的生平经历,进一步感悟华罗庚先生爱国的拳拳赤子之心,7月10日前往华罗庚纪念馆进行实践调研。甫一到达纪念馆的门口,实践团就为矗立着的华罗庚的塑像而震撼,四周的陈列墙系统地介绍了华罗庚先生的生平轨迹与所获得的数学成就,实践团成员经过参观丰富了对华罗庚先生的形象认知,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更是计算机领域的先驱,重要的社会活动家。
纪念馆以生平物品让成员们感触华罗庚先生艰苦朴素的作风,以华罗庚先生的名言警句“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激励成员们学习其坚定投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和勇攀高峰的奋斗意志。
追寻红色印迹,体悟革命精神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所在地曾是苏南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涌现出诸多抗日英烈和军民鱼水的感人故事。7月11日实践团与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旅游发展局开展结对共建,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旅游发展局副局长俞璐、专员王群接受了实践团的提问采访,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茅山的道教文化历史和红色革命渊源。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因地制宜,以差异化发展战略,结合度假区内零散分布的红色遗址,将红色教育于自然景观游览相融合,寓教于乐,形成了“一心两环、七板块多点”的点线结合、辐射成面发展布局,开拓了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茅山模式”。
在“映山红”党建馆,实践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红旗颂、红旗谱、红旗扬三个章节,深入学习茅山地区红色革命历史及度假区党建发展历程,了解金坛革命烈士事迹,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青年群体发挥的先锋作用。在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实践团亲身走过茅山蜿蜒曲折的上山之路,重温茅山抗战历史,切实感受到革命先烈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实践团成员在参观后表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今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理应珍惜辰光,努力提升自我,报效祖国。

(实践团进行采访提问)
开展教育活动 滋养时代新苗实践团来到阳山村的一所小学开展宣讲活动,成员们结合学校特色,举办了一场科普节水环保教育的讲座,呼吁孩子们将节水意识从小深植于心中,从自身行动做起,爱水惜水,并发放了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手册,从而让更多当地居民都受到影响,共同参与到节水行动中来。少年们宛如初生的太阳,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实践团开展了一场红色影片为主的配音活动,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以轻松的形式让孩子们领略爱国志士们的英勇精神,将爱国思想牢记心中,努力读书成为祖国栋梁。
此次金坛文旅调研实践团通过参观多个展览馆与红色遗址,不仅让实践团成员深刻了解了金坛的城市历史文化与名人事迹,更切实感受到金坛茅山传承的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增强了对红色精神的认同和理解。“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大家纷纷表示要把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红色精神,推动红色文旅产业创新型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