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南京财经大学:基层深度调研,聚焦老人真实需求

时间:2025-07-23     阅读:

南京财经大学:基层深度调研,聚焦老人真实需求

   当前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养老模式面临挑战,多样化养老需求与现有服务供给间存在适配差距。为此了解老年群体切实养老需求,2025年7月10日至7月20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数智银龄,代际共赴”实践团前往昆山红星村、昆山福利院以及盐城市亭湖区悦达仁逸康养中心进行深度调研。
实践活动前期,实践团与红星村及康养中心相关管理人员开展了深入访谈,并在其引导下对机构整体布局及运营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调研发现,当前多数养老机构已采用智能化管理模式,通过电子设备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并将相关数据集中在大屏实时滚动显示;同时,各养老机构均配备了安全报警系统及应急处置方案。
01 图为实践团陪老人一起做漆扇。朱静雯 供图
   在农村地区,政府通过落实政策补贴,为多数失能老人提供了送餐、上门清洁等照料服务;居委会亦会定期组织老年群体集体活动,并开展常态化心理关怀工作。
实践团既见证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们依托机械化种植迎来的舒心生活,也感受到了基层工作者在岗位上的坚守与奉献。而当目光投向那些生活面临困难的老年群体时,他们的故事同样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经走访观察,老年群体养老生活的诉求存在着一个共性的问题,个人情感陪伴缺失以及个人价值无法得到实现。但不同老年群体对养老模式也有自己的个性化需求。
对于住家养老老人,许多退休老农户,随着村集体新型“土地承包制”推行,他们的农田多由集体集中治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身体负担,但因无法继续耕种深耕多年的土地,部分老人存在怅然若失的情绪。同时,土地集中管理使老人们闲暇时间增多,日常仅通过门前小块空地自主耕种、参与麻将娱乐、使用移动设备等方式消遣,存在活动形式单一的问题。另有部分因身体疾病导致生活拮据的老人,其经济条件仅能维持基本生存,且受高额人情往来支出所困;部分此类老人的配偶长期独自照料,身体已不堪重负。另外,还存在部分实际需要福利补贴的老人,因补贴条件缺乏弹性而未被纳入保障范围。“我想有个人来帮我打扫卫生啊,我手不听使唤。但我年龄还没达到上门清扫服务的标准……”,王奶奶反映。
02 图为实践团和老人一起做游戏。陈锦楠 供图
   除此之外,机构养老老人也有他们的困扰。机构养老老人的生活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相关机构会依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实施分层管理,按评估结果进行楼层分区居住。不过据了解,目前福利院及养老院中,部分老人的活动范围存在一定限制,主要集中在其居住的楼层区域内;同时,院内提供的文娱活动形式相对单一,部分老人反映日常生活中存在一定的枯燥感。“现在有手机的,抖音看看新闻看看,早上嘛学习强国,我十万多分了。”“眼睛都看坏了。”,孙大爷如是说。
   最后,针对老年人陪伴需求不足及活动形式单一的问题,实践团在各地同步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在养康中心,实践团带领老人们进行活动,如解绳子小游戏,DIY玫瑰黏土,欢歌会等等;福利院中,实践团留下了一份份饱含祝福的贺卡;红星村中,实践团带领爷爷奶奶一起完成一个个精美的漆扇,通过亲身体验传统工艺的精妙,老人能更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价值,最后我们带上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道具把这场活动定格在了爷爷奶奶灿烂的笑容里。
03 图为实践团在红星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合影。朱静雯 供图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切感受到,当前养老服务体系在回应老年人的主观感受与情感需求方面仍存在不足,对其精神层面的关怀与个性化诉求的关注有待加强。我们不应该把养老仅仅停留在“养”,也要让他们快乐而幸福充实的生活化生态化养老。
   实践团围绕优化养老服务模式、精准满足老年人多元需求,提出了系列构想与展望。希望在将来,实践团可以继续立足老年人的合理诉求与现实期盼,旨在通过积极建言献策,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参考,助力养老模式持续优化、日趋完善。(通讯员 尚曦玟)
作者:尚曦玟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尚曦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