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建大管理学子赴延安调研红色建筑数字化传承:寻历史根脉 传红色薪火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延安红色建筑数字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
为深入学习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助力红色建筑资源的永续留存与活化利用,2025年7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延安红色建筑数字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宝塔山、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围绕“红色建筑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主题,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实践团通过建筑图文记录、民众意向调研、红色历史采集、数字化技术宣传等多种形式,以实际行动为红色基因的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数字建档,铭刻红色印记
7月15日,实践团首站抵达延安标志性革命地标——宝塔山。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团队成员登临宝塔,对这座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进行了细致勘察。实践团成员认真记录宝塔的建筑形制、结构特征、砖瓦木构等细节,结合其承载的革命历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建立起初步的“建筑生命档案”。随后,实践团陆续前往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与王家坪革命旧址,在聆听讲解、参观陈列中深入学习党史与延安精神,并对各类建筑如教堂、中央大礼堂、办公窑洞、作战会议室等开展空间结构、材料构造、建筑形态的记录。实践团成员分工协作,以高度责任心完成摄影记录和笔记整理,所有资料均按时间、地点、类别进行编号归档,为红色建筑数据库的扩充奠定了基础。
问卷访谈,共谋数字传承
红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实践团在宝塔山、鲁艺旧址等景区积极开展问卷调查与技术宣传,围绕“红色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数字化保护认知与期待”等核心问题,与游客、居民、文化工作者等进行深入交流。很多受访者表达了对数字化记录、虚拟展示、三维重建等技术手段的浓厚兴趣与积极评价,并提出诸多宝贵建议。这一过程不仅是技术的科普、理念的宣传,更是一场红色文化的双向赋能。社会公众的反馈为探索更精准、更高效的数字化传承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实践团还走访当地住户,收集鲜活感人的人文故事和历史片段。而这些口耳相传的记忆,能够赋予建筑更加立体的历史温度和人文厚度。
青春感悟,践行时代使命
通过此次延安之行,实践团成员不仅锻炼了实践能力,更在现场调研中接受精神洗礼,深刻体会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并一致认为,运用数字化技术对红色建筑进行记录、保存与传播,是新时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深化对延安红色建筑的研究,努力推动红色资源“活”起来、“传”下去,为红色基因的数字传承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