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情系黄河·逐梦同行:泰院学子在路上

    时间:2025-09-08     阅读:
    来源:泰山学院团委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青年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结合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泰山学院6000余名青年学生自发组建千余支社会实践队伍,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等各类活动,实践团队被中国教育在线、大众网等国家级和省级主流媒体报道,直接服务群众超万人次,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为流域生态治理与区域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一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青春智燃数梦井冈”实践团赴团中央井冈山中心参加“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
(一)助推沿黄河流域教育实践
以“百万大学生进社区”集中报到为契机,组织青年学生走进黄河流域社区、学校、农村,紧密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结对帮扶等针对性实践服务,在基层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黄河青衿兴教行”实践团依托旅游管理、地理科学专业优势深入泰安市东平县银山镇,聚焦留守儿童关爱与乡村文化振兴双目标,创新构建“教育帮扶+文旅赋能”双轨实践模式。“翠微”实践团以体育赋能乡村教育为核心,围绕田径、足球、篮球、羽毛球四大项目,通过专业化培训、趣味化教学和特色活动,提升乡村学生体育素养,助力体教融合发展。“文化传承沿黄课堂,师范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连续8年深入山东泰安东平县,联合团中央“七彩童梦”、“星河筑梦”两支团中央重点团队,三股青春洪流汇聚一堂,匠心打造出红色宣讲、科普实验、心理团辅等十大融合模块,覆盖300余名儿童,累计服务800+课时,将黄河文化、科技教育、非遗传承融入实践,引导青年学生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在乡野间淬炼本领,在奉献中担当使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教育智慧与青春力量。“泰山师韵·鲁喀烛光”志愿支教团发挥师范生技能优势,打造红色宣讲、科普实验、心理团辅等十大模块,服务师生100+。团队以泰山文化为核心载体,构建“教学-成长-心灵”三维支持体系。从课程设计的精准适配到心理护航的专业介入,多学科协同的实践不仅检验了学子的专业功底,更将“全人教育”理念转化为滋养孩子成长的实效力量,让教育的温度渗透到成长的每一个细节。

图二  旅游学院“黄河青衿兴教行”实践团东平县支教图片

图三  教师教育学院“泰山师韵·鲁喀烛光”志愿支教团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建设社区
(二)助推沿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
引领青年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深入乡村特别是省内黄河流域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调研发展状况,鼓励引导团学骨干、青马学员带头参与,通过广泛实施科技支农、基层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关注乡村发展、投身乡村振兴,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红韵黄河·青锋筑梦”实践团针对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镇“双辣”产业痛点,深入大蒜、辣椒种植基地,绘制田块明细平面图,精准标注作物分布,为科学种植提供数据支撑;聚焦农产品依赖中间商的问题,组织电商专业学子开展品牌建设座谈,探索直连市场的销售路径,助力破解“水肥一体化”设施低效、虫害治理等实际问题。“商济河脉”传承队深入泰安、济南、滨州三地,围绕“探寻规律、提炼经验、服务发展”开展黄河文化研学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以青年智慧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如团队将商科理论转化为直播带货方案,团队成员化身“带货主播”推广非遗布艺、泰山煎饼等产品,既破解销路瓶颈,更让文化传承有了鲜活载体。“桃溪润里,经纶助航”实践团探索网络兴农新路径深入泰安肥城桃园,以当地旅游城项目为背景, 在桃园圣境旅游区架起直播间,直播推广“桃花观光+农事体验”线路,生动展示生态资源与乡土风情,将流量转化为旅游吸引力。

图四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红韵黄河 青锋筑梦“助农直播
(三)助推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和传播交流实践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学院学科优势及专业方向,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育人元素,强化黄河文化艺术创作。创作推出一批黄河主题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艺术作品;组织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红色场所、听红色故事、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等实践活动,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做好黄河文化宣传推介,引导学生把握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用青春、奉献和担当讲好“黄河故事”山东篇。“河韵新声”实践团深入泰安市泰山区东郡社区,精心策划《鲤鱼跃龙门》等“黄河文化进校园”活动,创新形式,寓教于乐,激发孩子们对母亲河的热爱与想象,同时,团队将黄河文化“和合共生”理念融入社区服务,开展“社区记忆,幸福笑脸”公益摄影,定格邻里温情,形成《东郡社区发展建议案》、《东郡舞蹈队》口述史、《东郡社区风貌》宣传片、《黄河文化进校园活动集锦》等扎实成果。“青浪逐黄”实践团走进山东东营黄河口知青小镇以及垦利区前七村、黄河口民俗村,结合思政专业特色,团队策划《黄河文脉高校课堂融入路径研究》微课题,开发“黄河滩上的奋斗精神”特色课程体系,推动红色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生动教材,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

图五  文学与传媒学院“河韵新声”黄河文化实践团与孩子们一起参加泼水活动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