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文
正文内容
(一)背景及调研方法
背景:
中国的红色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华民族不断胜利的历史见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红色文化不断的进化,但是他始终贯穿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思想动力和精神力量。当前,面对经济发展的压力,红色文化也在逐渐的被商业化和市场化,因此,为了更好的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次市场调研的重点。
红色文化承载了我们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史,老党员们的经历和精神值得我们这代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是对祖国的虔诚,对革命的热情,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强奋斗。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故我们去采访了党龄50年以上的老党员,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抗战故事,记录下来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所谓“本立道而生”,就是希望大家能体悟每一位平凡老党员故事的精神之道,将中国故事讲的愈来愈精彩,并不断书写更精彩的中国故事。为深入学习党史,了解人们对党史的了解情况,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好的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我们本次三下乡正以学习党史,采访老党员为主题,我们学以致用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贯彻勤学奋进,服务社会的宗旨,发挥专业优势,让更多人了解党史,了解红色革命故事,把老党员们的伟大精神传承下去。
调研方法:
本次市场调研旨在了解红色文化实践的内涵,探讨他在现代社会中的内在价值,分析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次市场调研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参观红色基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调查范围包括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和西安革命公园及采访在党50年以上的老党员。
跨学院、跨级组建实践团队,并根据党史宣讲实践活动要求商讨活动方案,讨论内容包含实践内容及日程规划、材料准备、信息采集与物品准备等,并根据团队成员不同的优势与意愿进行实践活动的分工与合作。
团队通过多方面的考察与了解,确定于陕西省西安市多地区走访宣讲,并在团队成员的努力下采访到了多名党龄50余年的老党员,并对小学的同学进行了党史精神教育。
团队根据实践要求、实践内容、实践地特点等,确定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学习百年党史,宣扬红色精神、目标及具体开展活动方案,共同撰写并完善实践方案。
(4)实践安排
表1实践行程安排表
(二)实践过程
1、参观纪念馆
为了深入贯彻学习“赓续红色血脉,续写时代华章”的精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赓续红色血脉,续写时代华章”党史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团先后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以及西安革命公园进行参观,感受先辈们历久弥新的红色精神,提升自身思想素养。
7月18日,实践团参观了位于西安市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在陕西省西安市北新街七贤庄。上午十点整,实践团首先对馆内一号院进行了参观。七贤庄一号院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驻陕办事处主要办公地点,院子虽小,却设施齐全,在全民族抗日运动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叶剑英、等人曾在这里多次进行革命工作。接着,实践团参观了《全国八路军办事处史实展》。展览分为“同仇敌忾 抗日御侮”、“ 坚强堡垒 红色桥梁”、“ 培育爱国之情 激发报国之志”三部分,系统介绍了抗战时期遍布全国的十六座八路军办事处的历史功绩及建国后各纪念馆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
7月26日,实践团参观了西安事变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
西安市建国路69号,上午九点整,实践团首先参观了馆内主题陈列《历史的转折》。主题陈列分为两个展厅,内有西安事变的相关文物,全面而真实地再现了西安事变的全过程。接着,实践团队员到张学良公馆复原遗址进行参观,馆内陈列有二楼的张学良办公室、会客厅以及三楼的餐厅和卧室等。会客厅内涉资有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宋美龄、宋子文仿真人物硅胶像,塑像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通过本次实践,团队成员对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有了充分的了解,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如今的国泰民安、河清海晏,离不开爱国人士的牺牲与奉献,离不开民众的拥护和团结,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方针的领导。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牢记过去,展望未来,跟紧党的步伐,顺应时代潮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7月27日,实践团到西安革命公园进行参观。革命公园始建于1927年3月,是为纪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西安守城死难军民而修建的,是西安城墙内面积最大的一处革命旧址。上午九点,实践团进入革命公园参观,公园景色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园内有一座高大雄伟的毛泽东主席雕像,雕像后面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十分美丽。接着,实践团参观了园内的忠烈祠、八角亭、东西两冢,阅读纪念碑的内容,了解了1927年守卫西安的这段历史。
通过本次实践,实践团成员对先辈们的奉献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国家危难之际,先烈们挺身而出,舍生取义。他们用生命换来如今立于世界之林的、强大的中国,他们为国牺牲、英勇无畏的精神激励着后人。当今青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革命精神,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展望中华民族未来发展之路,继续为祖国拼搏、奋斗。
2、赴西安市第十五中学宣讲党史
为更好地宣传红色精神,相应时代号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红色精神党史宣讲暑期社会实践团赴西安市第十五中学,为那里的学生宣传讲解我党的百年历史。
在实践活动准备阶段,队员们上网找资料,选择合适的互动活动。队员们带同学们了解了建党百年奋斗史,给他们讲解了党从建立到如今经历的风风雨雨,让同学们知道了如今幸福生活是由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使他们体会到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应当珍惜。本次宣讲引导着同学们学习党史对现在发展所做的贡献,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不仅学习历史,还要从历史中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次宣讲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通过PPT,影视资料,为同学们们带来生动的讲解和互动,使同学们从党史学习中有所感悟,鼓励他们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和党的奋斗目标相结合,增强同学们对党史学习的兴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添砖加瓦。
对此次宣讲开展,同学们很感兴趣,纷纷坐端认真聆听。在宣讲过程中,队员们在讲解党史上不时加入自己幽默的语言,独到的理解,获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整个宣讲过程不显枯燥,气氛活跃,队员们的提问也招来同学们的热情抢答。专门对于中小学生的宣讲,团队在准备期更加注重讲解时的互动和讲授内容上的简单易懂,这些前期的准备使得后期的宣讲过程效果显著,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让整个宣讲过程气氛很是热情活跃。
在宣讲过程中,富有亲和力的队员成为了焦点。洋溢着热情的讲述,充满亲和力的互动,让孩子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党的历史。很多同学主动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一些疑问,队员们也都一一解答。通过本次的党史宣讲, 为小朋友们揭开了那个革命年代的红幕布。团队成员们也与同学们一起回望了一次那个年代的历史,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新的感悟,在宣讲中,受到教育的不只是那些同学们,也有我们团队的队员,每个人都从这次的宣讲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增强了党性。今年是党成立102周年,宣讲的队员也心感自豪,能与祖国的未来一起回望党的百年征程,体会我党在百年奋战中披荆斩棘,从磨难里一路走来,才终有今日之辉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体党员作出的号召和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全党同志必须时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守住初心、担起使命,努力实现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
3、采访老党员
为更加深入得了解党的精神,7月23日至31日,实践团成员总共联系采访了八名党龄50年以上的老党员,并录制了采访视频。
此次受采访的老党员入党时间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其中几位老爷爷于60年代入党,距今已有近60余年的党龄;还有几位于65-70年间入党,距今已有50-56年的时间了。几位党员的入党时间差距较大,对当时的背景也有不同的说明,但这在另一方面也告诉我党的发展历程,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正值内忧外患之际,国家需要尽快从那种满目疮痍的情况下走出来。而65-70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前半段时期,这个时期国内政治局势较为混乱,党内形式一片混乱。所以他们对于经历过的事件及思想的描述略有不同。
在问到对党有什么难忘的事情时,有人对党的重大事件有很深的印象,讲述时还历历在目。因为这些事件是改变我们国家面貌的大事。谈到大学生党员的素质,老一辈的革命家共产党人都显示出了担忧,主要担忧的还是年轻人意志是否坚强,现在很多大学生入党都有不同的动机,这不是个别问题,而是如今社会的整体现象。老党员们指出:入党首先是心要入党,要经得起考验,不是为了名誉而入党,关键是思想上要入党,要严于律己,起到表率作用。当代青年作为党未来的接班人,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要把长期参加学习作为一种任务,把提高素制裁能力作为一种责任,把取得实际效果作为衡量目标。要加强理论学习,研究思考,党性修养,实践锻炼。未来不管在社会的哪个岗位,哪个角落,都应勤劳敬业,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老一辈的革命者坚守党员的原则,为祖国发展奉献良多,是当今青年的学习典范。同时,他们也为当代青年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身为社会主义新青年,当今青年应继承和发展老一辈的红色精神,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全面提高自身素养,不辜负老一辈的期望,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实践总结
1、增强了党性的观念
为庆祝建党102周年,深入推进党史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增强党性的观念,本次实践团组织参观了革命公园、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对各个纪念馆中党的历史故事、英烈及遗留文物进行了参观缅怀,观看回顾了发生在陕西乃至整片祖国大地上的党的革命斗争历史,并重温了入党誓词,感想触动颇深。
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聆听讲解、观看视频、搜索背景资料、听老党员讲故事、拍照的形式对党的革命史以及抗战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此次红色之旅,同学们坚定了要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的意志。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追寻“红色足迹”,聆听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故事,接受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固精神支柱、砥砺意志品格。
2、增强了团队协作的能力
在活动开始的第一天,队伍中来自各地的同学们集中在西安地区,策划了本次实践的参观路线,一同联络了老党员的采访慰问,走访了红色宣讲的各个地点。实践过程中,来自大一、大二以及大三的同学们齐心协力,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热爱,投入到了此次实践当中去,最终圆满完成本次实践。
实践团成员们一同追寻先辈足迹,重温初心使命,重忆峥嵘岁月。在本次实践中,我们缅怀革命先烈、追忆革命历程,用实际行动告诫自己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就要从红色文化中挖掘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政治品格,为青年学生树立高标和典范。作为一名新时代建大学子,我们应继承革命先烈遗愿,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把先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把民族复兴梦想早日变为现实,将崇高的革命精神落到实处,为祖国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3、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此次三下乡活动的参与人员大多都是首次参加,并未得到系统性的了解活动的流程。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团队集思广益,我们逐渐开始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合理规划行动。在西安市进行三下乡活动期间,大队分成三个部门,主要是摄影组,采访组和宣讲组。有着大团队的后援,各个小队组对于自己遇见的问题有很多自己的想法,然后和大团队相协商,各个小队一点点的培养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和个人能力。
我们团队成员在经过了这次三下乡的活动过后,深刻地认识到了宣传党和党史的重要性,团队成员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在指导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们认识到了如今社会中宣传党和党史对于党的延续与未来发展以及国家的未来的重要性,了解了我国伟大共产党的相关知识,在西安市的采访老党员和宣讲党史活动培养了我们团队成员的个人协作能力。在如今国家重党史教育的重要性的情况下,我们大学生更应培养爱党爱国的思想和以天下大事为己任的觉悟,争取做于国家有利之人,行对国家有利之事。
结束语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抵达多远的未来。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也是我们每一位青年学子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悠悠百年奋斗历程,是先辈们历经千辛万苦换来的,也是我们宝贵的成长财富,要走向更好的未来,书写更壮丽的史篇,尤其需要我们不忘来路,在百年党史的学习中,认真地汲取智慧和力量。我们要善于去聆听每一个“党史故事”,用心去感悟,才能在聆听中触动我们的灵魂,赓续精神血脉,弘扬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