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三下乡:泱泱黄河,滂浡文化
时间:2024-01-20 关注:
泱泱黄河,滂浡文化——参观黄河文化馆有感1月17日早,为探寻黄河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寻文曦光社会实践团对东营黄河文化馆进行了深入参观。深入了解黄河文化,积极传播黄河文化,进而让黄河文化重放璀璨荣光,传唱中华大地。博物馆是文化的殿堂,保存着无比珍贵的文物,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讲述着数千年来的风风雨雨。人们往往对一些著名的博物馆十分向往,却忽视了讲述自己家乡历史的博物馆,因为家乡的博物馆在自己眼中通常微不足道,我也是如此。虽然我从小生长再黄河之畔,但是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之前我从未参观过黄河文化博物馆。作为被这片土地哺育的孩子,我深感愧疚,愧疚自己的目光一直投向远方,却未曾低头看看脚下的这片文化沃土。我很感谢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提醒自己走进家乡的博物馆,顺着历史的脉络感受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对文化的创新发展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图为正在参观黄河流域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启航 供图我的家乡东营以黄河入海口其所蕴含的地理位置所闻名遐迩,这次实践让我明白黄河不仅是一座自然宝库,更是一座文化宝库,那里蕴藏着商周时期青铜代表之作后母戊鼎,金白釉瓷执壶和金青釉瓷执壶以及花釉双系罐等釉质缤纷的青铜器文物,触摸着历史,我似是具象化出了几分黄河沿岸的唐风宋韵。那是古时的人民在黄河之畔古法造盐,可却是总是看不真切,哦!原是吕剧的流芳之韵化作了盈盈水袖在我眼前翩跹着,到底几分抑扬顿挫,那是浓墨重彩的黄河文化啊。我收回思绪忽又想起其孕育的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体和根源,也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人类文明。家乡文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转过展厅面对着黄河流域的四季,我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仿佛在与几千年前的先代们进行时空的体谅,我不禁去猜想那时的人们会有如今般重力的压力嘛,去猜想尽管时代不同,正处那段文化正蓬勃发展的时候,那么以他们的生产力水平也会恣意于这跳动着的点点文化星光吧。但我想这些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已经变得渺如一粟,因为他们都是文化的传承者,是他们为我们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能时隔千年欣赏到风格多样的艺术。家乡深厚的文化塑造着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增添我们守护家乡、回馈家乡的底气和信心。图为参观黄河流域文物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启航 供图在长大的日子里,我也曾从老一辈人那里听说过关于黄河的神话传说,不过以前我总是以迷信的观点对此不屑一顾,但直到我观赏了博物馆里的黄河绘画,我明白不是迷信,而是一种值得敬仰的文化。大禹治水,黄河河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算是迷信,而是一种文化符号,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内在的交融。我想这种文化信仰也是黄河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我也惊叹绘画技法的高超,因为画中的众神神态生动,各自有不同的面孔,或是威严,或是慈祥。看着看着,绘画匠人细心勾勒、精心描绘的场景浮现在我脑海。每个时代总有一群人在为文化传承默默坚守,平凡的他们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延续着中华文化,受人欣赏的艺术品中看不见他们,但又处处是他们,他们更值得我们的欣赏和尊敬。我在馆内听了讲解员的讲解,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有了新的理解。随着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和传统文化结合变成了一种趋势,比如敦煌莫高窟就推出了“数字藏经洞”,既有利于文物保护,也有利于让更多的人领略敦煌文化。我认为,家乡的黄河文化同样可以借助科技进行更好地传播与传承,可以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打造以泰山文化为核心的沉浸式体验项目。文创领域也是值得深耕的一片沃土,比如近年来泰山推出的“泰山文创套笔”都是让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好方法。我们青年人拥有无尽的创造力和有趣的想法,应当植根于深厚的文化,用科技和创意为文化的发展注入活力。图为展厅中央的黄河画作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启航 供图端方庄重,古朴恢弘——仰望,灿烂的星穹绽放于馆顶,人类文明犹如群星闪耀;俯瞰,古铜色的历史长卷在脚下徐徐展开,从人类诞生到文明初现,千万年间沧海桑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中华大地上印下了一道道深深的车辙,更在中华儿女的骨血里烙下了永恒的文化基因。吾辈青年肩负着文化创新发展的重任。我们首先应当充分了解家乡孕育的文化,进而深入了解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 。其次我们要学好科技文化知识,在一次次实践中把文化和知识结合,为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贡献力量!
作者:寻文曦光 来源: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