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在线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莆田学院——共赴朱子故居,赋能文化传承

时间:2024-02-07 关注:
追寻溯源:览旧址访熹厅,忆朱子理学之诞生
自1130年朱熹出生在尤溪城南毓秀峰下的别墅西厢房,从此三明市尤溪县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朱熹故里,素有“闽中明珠”之美誉。朱熹生平对生养他的尤溪怀有深厚的赤子之情,并在此留下了大量的墨宝铭文,手迹板联和诗词歌赋,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陶冶了一代又一代尤溪人民。当地人民为了纪念朱熹圣人在此设朱子文化园,设多个展馆以展出朱熹相关文物近200多件。实践队来到三明尤溪,先后前往朱子文化苑、朱子广场、尤溪县博物馆、开山书院、南溪书院等地参观。在当地特有的建筑风格“龙舌燕尾脊”下,沉浸式体会浓郁朱子文化氛围。
在尤溪县博物馆,团队成员通过耹听讲解员解说,结合展厅实物与展版,充分了解到朱子儿时在尤溪、朱子在尤溪的诗文、朱子回尤溪、朱子在尤溪的手迹、朱子与尤溪书院、朱子与宗祠、朱子生平行迹、朱子的学术成就,在和古迹同呼吸的过程中体悟朱子理学“格物致知集大成于理学,反躬践实扬教化于儒家”背后的奥义。
     在朱熹厅中,实践队还借助场馆内新媒体设备亲历朱子行迹,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了解朱熹生平事迹,队长陈董尚提出,希望未来可以通过开发线上小程序还原更多朱熹平生事迹,讲好朱子故事,宣传朱子文化,更好地顺应大众文化消费的实时化、沉浸式、互动化需求导向;利用文化和科技融合,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延伸文化产业链。
实地走访:访市民提问题,感朱子文化之滋养
在实践期间,实践队成员前往尤溪街头对当地市民对于朱子文化的了解进行实地调查。在与市民的访谈过程中,实践队员进一步了解到朱子文化对当地群众的文化渗透情况。在尤溪政府各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在尤溪,无论男女老少都受到了朱子文化的影响与熏陶。朱子家训的口口相传,造就尤溪人民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家庭氛围;朱子圣人尊师重道的榜样传承,造就尤溪学子“事师长贵乎礼也”的学习态度;朱子理学的字句流传,养成了尤溪人民善恶分明,廉耻有度的人生品格。尤溪人民生长在朱熹故里,用身体力行传承朱子文化。
宣讲过程中,实践队员还准备了自行设计的朱熹文创小礼品,采取有奖竞答的形式,激发孩童学习兴趣,主动吸取文化知识。队员们与群众们热切互动,感受朱子文化魅力。
媒体赋能:录视频设宣讲,扬朱子文化之底蕴
赋能朱子文化传承,队员们换上汉服来到尤溪县朱子文化园,面向朱熹塑像行拜礼,沉浸式学习朱子敬师礼,齐诵《朱子家训》,亲身感受中华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传统。“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传承文脉不止于眼观、耳听,队员们还在南溪书院、开山书院、朱熹像前、“韦斋旧治”石碑等地录制了多个文化讲解视频以及《观书有感》《朱子家训》的朗诵视频。
队员们利用视频等多媒体媒介,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文化传承功能,一边推敲作品音节韵律,一边想象朱熹圣人创作时状态,通过细腻优美的语调与环境古迹的相互配合,让此次朱子文化的传承介绍变得更全面,更丰富,让文化探寻不囿于单一形态。
视频录制结束后,队员利用视频剪辑技术美化画面内容,将视频上传,让翰墨飘香至更多人身边,达到美声、美文、美育融于一体的文化传承效果。深化全国人民对于朱子文化底蕴的认知和了解。同时,实践队员们也希望通过此次宣讲视频录制和定点宣讲,让更多人对尤溪这个钟灵毓秀的地方感兴趣,进而推动当地文旅发展。
经验分享:参加座谈会,绘朱子文化之新篇
致知力行,踵事增华,队员们有幸邀请到尤溪县朱子文化传承创新中心负责人陈琳女士同全体实践队成员展开“追寻领袖足迹,赓续中华文脉”主题座谈会。双方就朱子文化如何在青年学生中传播发扬展开研讨。在会上,陈琳指出,如今传统文化只有在薪火相传中实现繁荣创新,而传承和弘扬朱子文化,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将文化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践队员们表示,未来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陈琳主任在座谈会上的宝贵建议,加强自身文化素质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文化底蕴厚重、资源丰富优势,让优秀传统文化新起来、活起来、兴起来,以青年之力为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福建省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的“耀眼星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朱子理学思想在尤溪县生根发芽、枝繁叶茂,铺染了尤溪人精神价值的底色。经过在三明尤溪的实地考察学习后,实践队员们深化对朱子文化的传承认知,未来也将以昂扬的姿态传承传统文脉,在新青年一代厚植文化自信。
作者:许怡静 郑盛璇 来源:自己编写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