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沈阳8月20日电(通讯员张新如 周品灼)2024年7月12日至8月13日,计算机学院赴辽冀吉湘云赣鲁七省十市社会实践团跨越山川湖海,深入七省十市,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普通话推广实践。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文化的载体,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我们深知,推广普通话不仅能够促进地区间的交流与理解,更能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图为调研雅园科技有限公司(三下乡网通讯员 张新如)
图为前往调研路上(三下乡网通讯员 张新如)
推普调研,佳语传情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实践成员以“多地、多组”分散考察的形式,对家乡多地区普通话使用情况展开调研。团队成员线上线下相结合,不仅在线上发布调查问卷,还在线下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各个年龄段居民对普通话使用情况、使用习惯,普通话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同时询问他们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认识和态度。据统计,在整个实践活动期间,团队共收集了121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
图为普通话调研问卷部分结果(三下乡网通讯员 张新如)
图为普通话调研问卷部分结果(三下乡网通讯员 张新如)
图为调研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话的频率(三下乡网通讯员 张新如)
图为调研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话的频率(三下乡网通讯员 张新如)
为了促进普通话的在当地的推广,实践团成员与当地的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与交涉,组织了一系列普通话宣传推广活动:利用社区公告栏、微信群和社区活动中心等渠道,广泛宣传普通话的重要性。通过举办讲座、播放宣传视频和发放宣传册,让居民了解到普通话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利用夜间闲暇时间,与工作人员一起,呼吁居民一同学习普通话,开展趣味普通话课堂,如念绕口令、诵读报纸与文章等。以上宣传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得当地居民对普通话的了解和认知更加深入。
图为采访宫家烧锅村主任有关村民普通话普及程度(三下乡网通讯员 张新如)
图为随机让小朋友读一段绕口令(三下乡网通讯员 张新如)
支教推普,爱语相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立则国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助力乡村振兴更要注重乡村教育。实践团对接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张地营子乡小学、河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谭家湾镇桂花完全小学、山东省兰陵县鲁城镇初级中学,开展爱心支教活动。在这片静谧的乡村,我们携手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带来了普通话的种子。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我们的课桌上,诉说着语言的美丽与力量。为了让支教产生更大的影响,实践团成员提前与学校老师沟通,制定针对学生普通话情况的授课方案和授课形式。首先,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走进语言文字的发展史,了解文字的演变。同时,讲述汉字成语的由来及发展背景,加深孩子们对汉语言文化的理解与喜爱。此外,团队成员还选取《狼王梦》等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让孩子们体会阅读的乐趣。同时,组织开展语言交流会,鼓励孩子们相互交流阅读收获,提高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图为支教班级同学们完成布置的作业(三下乡网通讯员 张新如)
图为在凌源开展普通话类支教课程(三下乡网通讯员 张新如

图为带领小朋友们制作手工漆扇(三下乡网通讯员 张新如)
图为小朋友们的作品(三下乡网通讯员 张新如)
图为开展支教类课程(三下乡网通讯员 张新如)
此次活动令实践团成员感想颇深,大家表示,推广普通话促进各地区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增强文化认同感,促进乡村发展。推广普通话任重道远,当代青年使命在肩,责无旁贷。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一定紧跟时代步伐,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民生,为语言文字教育贡献青春力量。
未来,东北大学赴七省十市推普助乡村振兴服务队将继续全心全意投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当中,将”讲好普通话“理念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图为支教班级大合照(三下乡网通讯员 张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