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研背景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返京途中前往天汉湿地公园进行考察时强调,汉江及其支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汇集区和供给地,保护好这一区域的湿地资源责任重大、意义深远。生态公园建设要顺应自然,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促进生态保护同生产生活相互融合,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
天汉湿地水利风景区位于汉中市中心城区段,作为汉江综合整治及推行河长制的示范段项目,是一座集生态、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景区依托汉江,以自然生态、汉文化、江南风情为特色,融水、堤、路、园林和建筑群为一体,秉承防洪保安、水保生态、水资源保护的水利功能,形成了一江两岸三段九区的特色景观布局。
石门水库位于陕西汉中市境内,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防洪、养鱼的大型水库。库坝呈弓形紧扼两山之间,枢纽工程由拱坝,河床电站,东、西干渠
渠首及反调节池等建筑物组成。水库包括东、西、南三条干渠。东干渠投入运行后,为灌区的抽水站及塘库提供了水源保证,促进了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对改变市区丘陵地区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2.调研目的及意义
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长安大学赴陕西汉中“悠悠文脉传薪火·红色基因续新篇”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天汉湿地公园和汉中石门水库对游客及当地居民进行了汉中生态文明情况相关的问卷调查并收集相关问题数据进行汇总,尝试以实地考察调研获得的数据来明确目前生态保护措施在汉中当地人民群众中的了解程度并借助这些数据反映出的情况给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些真实依据和参考建议。
3.调研内容
调研时间:
2024年8月11-16日
调研地点:
陕西汉中天汉湿地公园、汉中石门水库
调研人:
陈爽,刘向宇,魏智凯,韩林羲,张天问,张月影,张雯,汪建杰,吴涛,卫鸿,王再超,邓彝翔,黄晨曦
调研对象:
天汉湿地公园和石门水库的游客及当地居民
调研分工:
调研分为双人小组进行问卷的分发和数据的收集汇总
调研样本容量:
本次调研为问卷形式共分发问卷84份,收回问卷84份,有效问卷84份
4.调研分析:根据问卷统计结果,我们首先可以看出,此次问卷调查的性别分布基本均衡,男性占54.76%,女性占45.24%;受访者年龄、学历分布较为广泛,得到的结果具有普遍性。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生态文明非常重要,占54.76%,认为重要的占比为41.67%,呈现出较高的重视程度;但在对本地生态保护措施的了解程度上,仍有22.62%的受访者不知道当地生态保护措施。结合后面的问题,有59.52%的受访者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环保意识不高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由于公众环保意识不高,所以对生态保护措施了解较少。
受访者在湿地类公园中的主要活动为散步、拍照和观鸟等,并且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本地的生态环境良好(40.48%)或非常好(46.43%);可以看出,目前国家对湿地公园的保护较为成功,但仍有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垃圾处理和水质保护。有64.29%的人认为垃圾问题是目前生态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水质保护紧随其后,占52.38%。
在生态文明宣传方面,参加该类活动的人数和未参加的人数相近,均为50%;
较好的一点是,大多数受访者(85.71%)愿意参加生态文明宣传或保护活动,并且有41.67%的受访者会经常将生态文明的理念传递给身边的人,67.86%的受访者会经常或总是选择环保产品。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目前宣传活动举办过少。如果增加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其起到的作用将会更大。
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建议或期望,受访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政府、个体行动、环保宣传等方面的建议。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受访者认为政府起到的作用最为重大,占73.81%;
综上所述,受访者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有较高的认识,对本地生态环境的评价较为积极,同时也对生态保护工作提出了一些期望和建议。针对这些结果,我们认为可以针对公众环保意识提升、生态保护措施的宣传和落实、环保产品的推广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工作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