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寻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红色记忆,百年传承”社会实践团于1月10日至2月5日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与云端互动的方式,让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肩负起强国复兴的青春使命。
活动伊始,全体实践队员齐聚河北省保定市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共同聆听百年前中国青年“以工求学、救亡图存”的壮丽史诗。面对蔡和森、邓小平等革命先辈的留学照片,队员们心潮澎湃,对民族复兴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在纪念馆外,他们庄严宣誓,誓言与百年前留法青年的呐喊遥相呼应,展现出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随后,队员们分赴各自家乡,深入挖掘各地的红色记忆。宋若琳在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通过全景画馆的生动展现,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了革命战争的硝烟与炮火;张逸敏则走进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驻足于烈士展板前,深切缅怀了彭真等革命先烈为山西党组织的建立所做出的英勇牺牲。此外,魏梓惠、李锦悦、白燕斐和丁若菲等队员也分别在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北大红楼、泰西武装起义纪念碑和沂蒙革命纪念馆等地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感受着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难、勇于斗争的精神。
此外,实践团队还积极运用线上平台,借助云端会议的功能,共享各自的所见所闻。在2月5日举办的“红色记忆云端展览”活动中,队员们采用“一人一物述一史”的方式,精彩呈现了一系列珍贵的红色文物及其背后动人的故事。这些通过云端展示的展品,不仅加深了队员们对历史的认知与理解,更极大地激发了他们传承红色精神、投身国家建设的坚定信念。
经过这次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深切体会到,红色基因是他们流淌在血脉中的宝贵遗产,强国的志向是每一代人肩上的责任,是青春岁月中最崇高的使命。大家纷纷立志,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响应“强国复兴,责无旁贷”的号召,决心在传承红色基因、投身于祖国建设的壮丽事业中,让自己的青春焕发出更为耀眼的光芒,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