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大同行”实践队近日奔赴铜仁市江口县,以“茶文旅融合发展”为主题开展调研实践。以调研为抓手,团队不仅探索茶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新模式,还追溯抹茶源流,将千年茶韵注入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
调研实践 激发融合新思路实践队先后走访了团县委、茶业企业及地方茶业管理部门,与吴静书记、邓应红董事长、生态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张明生等领导和业内人士深入交流。在座谈中,当地有关部门介绍了青年返乡创业扶持政策以及“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经营模式,探讨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协同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等一系列成功经验,为茶产业注入了创新活力。

追根溯源 弘扬抹茶文化调研行程还延伸至江口县古茶山及抹茶小镇,队员们在非遗传承场所体验宋代点茶技艺,感受“和敬清寂”的传统茶道精神。团队结合历史溯源,指出当今广受关注的日本抹茶,其精致工艺实际上源自中国唐宋时期的茶文化。从陆羽《茶经》中“末茶”的记载到宋代宫廷点茶的盛行,抹茶文化正以全新的姿态“回家”,成为激活乡村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在云舍抹茶坊,土家织锦与茶文化的创意融合,更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焕发出独特魅力。
景区联动 拓宽全域旅游新格局此外,实践队还深入梵净山、亚木沟等知名景区调研茶文旅融合的“景区经济”效应。在景区内,抹茶冰淇淋、茶点及衍生产品受到游客热捧,茶园观光、采茶体验与当地民宿餐饮、休闲娱乐等业态相互联动,共同构成了全域旅游的新生态。调研中,当地干部和新农人们纷纷表示,将依托政策优势和市场潜力,不断丰富茶文化旅游产品,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凝心聚力 共绘振兴蓝图通过系列调研与实地走访,贵州大学实践队不仅为江口县茶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更以实际行动展示了高校学子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担当。正如团队负责人所强调:“我们不仅要找回抹茶的历史坐标,更要让这杯穿越千年的东方绿韵成为激活乡村文旅的精神图腾。”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扎根基层,立足贵州大地,用青春智慧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本次调研活动充分体现了贵州大学师生在理论联系实际、传承创新中的务实精神和担当意识,也为江口县乃至全区茶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兼顾历史传承与现代转型的可行之路。正是在各方合力推动下,贵州这片红土地正迎来茶香与文韵交织的美好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