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砀山梨园:科技赋能,百年梨乡焕新颜

时间:2025-07-02     阅读:
六月三十日下午,"拾遗-薪继启为"创新实践队踏访砀山县良梨镇壹号梨园,沉甸甸的酥梨枝头下,园艺场工作人员揭开了这座百年梨园的智慧密码。作为皖北黄河故道上的"果海梨都"核心区,砀山曾以酥梨固沙治碱创造生态奇迹,如今六万余棵百年古梨树间,物联网传感器与智能设备正悄然重塑着传统农事——2020年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的落地,使壹号梨园成为砀山酥梨产业智能化转型的前沿阵地。  

梨园入口景象
田间23个土壤墒情传感器与5座微型气象站构成监测网络,实时回传的环境数据驱动地下滴灌系统精准运作。"过去十人一天仅浇灌20亩,如今通过手机远程操控,单人即可完成百亩梨园的水肥管理。"工作人员介绍,系统依据酥梨生长阶段智能配比水肥,实现节水超30%。园中太阳能杀虫灯与虫情测报灯昼夜值守,自动诱捕害虫并通过图像识别技术统计虫口密度——去年该体系成功预警梨小食心虫爆发,配合遍布园区的500余块黏虫黄板,大幅削减化学农药使用量。  

智能云控制监测设施
最引人注目的是12台智能防霜冻机,工作人员在银灰色机械旁阐释其工作原理:"当气温骤降至1℃时,风轮自动将高空暖空气压向树冠层。"这项技术在今春四次"倒春寒"中力保梨花坐果率。谈及科技成效,工作人员托起沉甸甸的酥梨表示,智能管理使单果均重显著提升,糖度稳定在优质区间。全周期电子农事档案完整记录生长数据,百年种植经验已沉淀为可复制的决策模型,"即便新农人也能精准掌握水肥调控、病虫防治等核心农技"。

工作人员介绍梨园科技
 
在砀山良梨镇的壹号梨园,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看到的不只是累累硕果,更是一个传统农业拥抱科技、实现华丽转身的鲜活案例。智能设备在梨园间的广泛应用,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以及由此带来的产量与品质的提升,无不彰显着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强大力量。壹号梨园的探索实践,为砀山酥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也为更多传统农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砀山样本”。

拾遗-薪继启为创新实践队合影
 
 
作者:谢培菡、罗以瑞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的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