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西昌学院外国语学院“语润彝乡”推普实践团奔赴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开启“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征程。越西县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以彝族为主的民族聚居特色鲜明,城北感恩社区作为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承载着特殊发展使命。实践团聚焦专业,践行“知行合一”,以“同语同心同振兴”为纲,构建“五同”推普体系,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政策宣讲、技能实训、文化浸润联动,让语言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实践团首站抵达红军广场,开展丰富活动:分发普通话宣传单,用通俗讲解让推普知识“落地”,助力老乡懂政策、会应用;开展调查问卷,了解语言使用需求,同步赠送物资,传递关怀温度。
实践团接着转场城北感恩社区,用多元活动点燃推普活力:开设普通话讲座夯实语言基础,开展法律与防诈知识宣讲,守护老乡生活“安全网”;教唱推普歌《我爱你中国》,以歌声传情,凝聚家国共识;此外,还与儿童绘新卷、读绘本,在童真创作与阅读中,播撒语言文化传承的种子。
晚上,文化广场成为推普新阵地:志愿者分发讲解宣传单,扩大推普覆盖面;再教唱《我爱你中国》,让推普歌声点亮夏夜;持续问卷调研,赠送物资,深化与老乡联结;童趣续航:和儿童绘新卷、读绘本,延续白天的文化互动,让语言文化浸润童心。
在此次越西实践中,实践团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进步”的“五同”为抓手,队员们深入村落民居,用普通话架起沟通桥梁,通过政策宣讲等多样行动,让推普融入乡村发展肌理,在越西大地写下推普助力振兴的青春篇章。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语言服务,探索更贴合需求的模式,为越西县及凉山州的语言文字事业与乡村振兴,注入更多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