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县不仅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更是无数海内外游子魂牵梦绕的祖根之地。这片承载着千年记忆的土地,以其独特的根亲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生长,成为连接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固始,探寻其根亲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血脉深情。
古县根深叶茂长
一、历史渊源:千年根脉,源远流长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豫皖两省交界处,淮河支流史河穿境而过,独特的地理区位使其成为中原文化向东南传播的重要枢纽。我们团队通过参观根亲博物馆,发现这片土地的历史可追溯至夏商周时期,古为番、蓼、蒋等国封地,战国时期属楚国疆域,秦统一后纳入中央集权管辖体系。西汉初年正式置县,初名“寝县”,东汉光武帝刘秀取“事欲善其终、必先固其始”之意,更名为“固始”,这一名称沿用至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我们团队成员虽然都是本地人,但在参观博物馆过后,还是对自己家乡的悠久历史感到震惊和骄傲。
固始的根脉基因,在多次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中得到深刻塑造。其中,唐初“开漳圣王”陈元光父子的南迁壮举尤为瞩目。通过参观陈氏将军祠,陈元光广场以及在网上查阅资料,陈元光父子的光辉事迹逐渐显现在我们眼前。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闽南地区发生“蛮獠之乱”,固始人陈政奉命率府兵三千入闽平叛,因兵力不足,其母魏敬夫人亲率固始乡勇驰援。陈政病逝后,其子陈元光代父领兵,历经十余年征战平定叛乱。为巩固治理,陈元光奏请朝廷设立漳州,任首任刺史,他推行“劝农桑、兴学校、移风俗”的治理策略,将中原的农耕技术、科举制度、伦理规范引入闽南,使蛮荒之地渐成文明之邦。如今漳州地区仍留存的“固始巷”“陈将军祠”等遗迹,便是这段历史的鲜活见证。


唐末时期,固始人王审知三兄弟的南迁则开启了闽地开发的新篇章。从小便知道家乡固始县是闽台祖地的我们对于王审知三兄弟充满了好奇与崇拜,怀着这样的感情,我们一行参观了王审知故居遗址,对于三兄弟曾经的卓越贡献有了深入了解。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王绪率固始籍军民南下避乱,王审知与其兄王潮、王审邽随军同行。入闽后,王氏兄弟平定地方割据势力,统一福建全境,王审知被封为“闽王”。他在位期间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发展海外贸易,使福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同时大力推广中原文化,福州乌山的摩崖石刻中,至今仍保留着固始籍移民后裔的题咏。
我们在翻阅了《固始县志》之后惊讶地发现:仅唐至宋三百年间,从固始出发的南迁族群就达十余批次,累计移民人数超二十万。这些移民携带的族谱、家书、器物,成为日后寻根问祖的重要信物,而固始作为“唐人故里”的地位,也在一次次迁徙中逐渐确立。
文脉绵延育新枝
二、形成与发展:根脉相连,枝繁叶茂
固始根亲文化的形成,是中原文化与闽台及海外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晶。南迁先民在陌生的土地上,既坚守着固始的文化基因,又主动吸纳当地文化元素,创造出独特的文化形态。
通过对固始县和闽台地区进行比对,我们有了十分意外的发现,而这也让我们对根亲文化的影响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语言方面,闽南语中至今保留着大量固始方言词汇,如称“太阳”为“日头”、“厨房”为“灶下”,与固始方言完全一致;民俗方面,闽台地区的“元宵赏灯”“中秋博饼”等习俗,均可追溯至唐代固始的节庆传统;建筑上,闽南土楼的防御布局,与固始古代坞堡建筑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这种文化上的“同根性”,成为根亲文化最坚实的根基。
明清时期,固始根脉向全球延伸。我们查阅了菲律宾 “固始同乡会”、马来西亚 “颍川堂” 等华人社团的相关档案,这些社团通过修订族谱、举办联谊活动等方式,始终维系着与固始祖地的联系。清乾隆年间徐嗣曾主持编纂的《闽中固始籍仕宦名录》,收录了大量闽地固始籍官员信息,为我们研究根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通过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了解了近年来固始县为系统性推进根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所做出的努力。县档案馆设立“根亲文化特藏室”,整理出《颍川陈氏宗谱》《开闽王氏家乘》等300余部珍贵族谱,其中明代天启年间的《固始迁闽林氏族谱》为海内孤本;县文化局组织编撰的《固始根亲文化大典》,详尽考证了126个姓氏的迁徙轨迹。自2004年起,固始每年举办“根亲文化节”,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学术研讨,已出版《陈元光与开漳文化》《闽王王审知研究》等专著40余部。
在硬件建设上,固始投资5.6亿元建成占地1200亩的根亲文化园,园内“中华寻根楼”高99米,楼内陈列着移民迁徙路线图、姓氏图腾柱等展品;陈元光祖祠按照唐代建筑风格复建,内有“开漳历史壁画”“魏夫人雕像”等景观;王审知故居纪念馆则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再现了唐末移民的艰辛历程。这些文化地标,每年吸引数十万海内外华人前来寻根祭祖。
桥连心系续华章
三、现代影响与传承:根亲为桥,共筑未来
在经济领域,根亲文化为固始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对固始的文化旅游产业进行了调研,2023 年接待海内外游客 186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 15.8 亿元,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根亲文化对当地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固始闽商产业园” 内入驻的 46 家企业,年产值超 30 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每年根亲文化节期间举办的 “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洽谈会”,在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023 年签约的 23 个项目,总投资额达 87 亿元,涵盖了多个领域。
在文化认同层面,根亲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愈发凸显。2019 年固始与台湾彰化县共同举办的 “两岸共祭陈元光” 活动,我们通过观看影像资料和采访参与人员,感受到了两岸同胞深厚的血脉亲情。固始实验中学开设的 “根亲文化校本课程”,让年轻一代从小了解根亲文化,建立文化认同,这种教育方式对根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截至 2023 年,固始与 12 个城市建立 “根亲文化友好城市” 关系,开展近百场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根亲文化的影响力。
对于海外华人而言,固始是他们维系文化根脉的精神家园。我们采访了 2023 年到访固始的菲律宾华裔青年代表团成员,他们表示,在固始看到族谱上清晰的迁徙记录,深刻理解了祖辈所说的 “根在固始” 的含义。固始在海外设立的 “根亲文化交流中心”,帮助 300 多个海外家庭找到祖籍地,为海外华人寻根问祖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固始县规划建设 “国际根亲文化研究中心” 及推进 “数字根亲” 工程,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深化对根亲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正如固始县委书记所言,根亲文化是流动的血脉,在新时代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连接海内外华人的情感纽带和促进共同发展的桥梁。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考察,我们深刻认识到,固始根亲文化不仅是一段厚重的历史记忆,更是连接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它所承载的迁徙史、融合史,以及蕴含的对故土的眷恋、对文化的自信,将在新时代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续写新的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