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重庆理工大学“E学E行”电亮津心实践团:探寻白沙抗战记忆,传承红色薪火

时间:2025-07-10     阅读:
  7月9日,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E学E行”电亮津心实践团,在学院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冒雨前往张爷庙和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在历史遗迹中追寻当地抗战记忆,汲取奋进力量。
  
  走进张爷庙:重温烽火岁月感悟党员担当
  
  实践团首站抵达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张爷庙。张爷庙位于白沙镇聚福街,始建于清末民初,是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白沙现存较完好的原型原貌殿宇框架庙。刚进入张爷庙,指导老师便为同学们介绍起建筑的独特之处:1934年白沙镇大火中,其全国罕见的十一滴水直檐式圆穹式双重封火墙使其幸免于难;抗战时期,这里接收流亡师生、安置国民党伤兵,是白沙抗战历史的重要见证。
  
  踏入庙内,白沙抗战文化陈列馆的五个展厅以详实史料、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方位展现了白沙在抗战时期的作用与贡献。参观过程中,指导老师不时结合展品补充背景故事,帮助同学们更直观理解历史。在此过程中,党员王泽坤同学结合陈列馆史料,以“从白沙抗战记忆看党员担当”为题开展微党课。他围绕抗战时期白沙的历史,讲述先辈们的坚韧与奉献,将红色故事与党员使命相融合。微党课后,师生们围绕历史感悟与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展开热烈交流,对党员身份所承载的使命与先辈的崇高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共鸣。
  
  探访中师陈列馆:追溯百年师魂体悟教育传承
  
  随后,实践团踏过青石板路来到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该馆以全面展示我国中等师范教育百年历史为主题。其所在的“朱家洋房”修建于清末民初,曾作为私塾和国民政府第二陆军医院,如今是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师介绍道:“这座建筑本身就是一段活历史,而教育的传承,恰如这样的建筑般,承载着民族的精神根基。”
  
  馆内设有序厅及“百年中师薪火相承”“深耕巴渝兴教川渝”“江津师范春风化雨”“时代印记师范华章”等展区。在参观过程中,老师结合不同展区的内容,深入解读了我国中等师范教育在抗战时期的艰难坚守、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积极探索及其发展历程。同学们通过详实的史料和老师的讲解,深刻体悟到教育事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与产生的深远意义,对教育工作者“百年树人”的崇高情怀肃然起敬。
  
  此次白沙之行,是“E学E行”电亮津心实践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师生们在雨中追寻历史足迹,不仅深刻感受到了抗战岁月的艰辛卓绝与伟大精神,也深切认识到文化传承与教育使命的厚重。实践团成员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在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中践行初心使命,让青春在服务国家、奉献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光彩。
  
作者: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E学E行”电亮津心实践团     来源: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