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西北部的青山村,一场由数字化引领的乡村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这座被青山绿水环抱的村落,正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在基层治理、产业升级、文化传播等方面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探索数字化与乡村发展的深度融合提供了鲜活样本。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合影)
数字化治理:让乡村治理更透明高效
走进青山村党群服务中心,一块实时更新的电子屏格外引人注目。工作人员介绍,依托智慧平台搭建的村务公开APP,村民可随时随地查看村决策与财务信息,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现在掏出手机就能知道村里的大事小情,感觉自己真正成为了村子的主人。”一位村民感慨道。

(在访客中心进行问卷调查)

(与校领导一同学习青山村的建设理念)

(同学与村民进行访谈)

(给村民发放调查问卷)
数字化治理不仅体现在村务公开上,更在疫情防控、治安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大数据分析,村里能够精准掌握外来人员信息;智能监控系统的安装,也让村庄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数字经济:激活乡村产业新动能 在村民赵大姐的民宿里,她向我们展示了民宿预订后台的订单数据。“以前守着绿水青山却只能靠天吃饭,现在短视频平台把村子的云海、梯田拍成网红打卡地,游客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赵大姐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像赵大姐这样受益于数字化的村民不在少数。返乡青年陈先生通过抖音账号“青山手作”展示竹编工艺,粉丝量超50万,带动周边12户村民成立手工艺品合作社。在电商平台上,青山村的茶叶、山货等特色农产品也打开了全国销路,还吸引了城市企业、科研机构前来合作,推动产业升级。

(同学与艺创共富坊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然而,数字化在乡村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采访中我们发现,部分年龄稍大的村民对网络仍不太熟悉。宝来小院的老板就表示,由于不会使用互联网进行宣传,尽管小院是综艺拍摄地,却没有抓住这波“泼天的流量”,经营仍依赖传统模式。这也反映出,在推动数字化的过程中,还需加强对老年群体的培训与帮助。

(同学与宝来小院的老板娘进行访谈)
数字文旅:让乡村魅力走向世界 “我是在小红书上看到青山村的自然风光和特色民宿介绍,被精美的图片和游客的好评吸引,特意前来体验。”游客张先生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到青山村,前来感受这里的慢生活。

(同学们热情的给游客发放并完成调查问卷)
为了提升游客体验,青山村也在不断加强数字文旅建设。融设计图书馆、青山学堂等文化场所的数字化展示,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村庄的文化底蕴。同时,村里还开发了线上导览系统,游客通过手机就能获取景点介绍、游玩路线等信息。

(同学在融图书馆进行问卷调查)

(陪同领导参观融图书馆)
不过,游客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信号质量,以便更好地分享旅游体验,同时开发更多与互联网结合的特色旅游项目。
未来展望:数字化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从治理模式创新到产业结构升级,从村民收入增长到生活品质跃迁,互联网正重塑着青山村的发展图景。据了解,未来青山村将推进5G网络全覆盖、数字文旅项目落地,进一步释放数字化的赋能效应。
在调研中,我们看到了村民对数字化的期待。有位奶奶在问卷中写道:“派人教我们这些老人怎么玩手机”。这简单的话语背后,是村民对融入数字时代的渴望。
青山村的实践表明,数字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但在推动过程中,还需注重平衡发展,既要让年轻人在数字经济中创业致富,也要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既要利用互联网吸引外来游客,也要保护好乡村的原生态之美。

(队员耐心与村民讲解问卷内容,打破年龄的壁垒)
当我们离开青山村时,后车传来同伴处理数据的键盘声。这清脆的声音,仿佛是青山村迈向数字未来的节拍。我们相信,在数字化的赋能下,青山村必将绘就出更加美丽的乡村振兴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