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楚都水脉寻古韵,绿色新生谱新篇

时间:2025-07-10     阅读:
2025年7月4日,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的“楚都水脉,绿色新生”探索团,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寿县之旅,深入探寻当地水利与生态保护的奥秘。
安丰塘畔:细究水利古迹,守护水域环境
探索团首站来到安丰塘。这座始建于春秋楚庄王时期的古老水利工程,虽历经千年岁月,却依旧泽被后世。成员们实地观察安丰塘堤坝结构与水门分布,遥想2600年前楚相孙叔敖“筑陂引水”的精妙生态设计。当时的安丰塘,水天一色,壮阔无比,但近看水质却有些浑浊。同学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专注地采集水样,采样结束后,同学们齐心协力对周边进行垃圾清理,经过一番努力,安丰塘沿岸焕然一新。
叔敖馆内:追溯治水功绩,汲取精神力量
离开安丰塘,探索团走进孙叔敖纪念馆。馆内静谧而庄重,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孙叔敖治水的传奇。漫步在纪念馆中,成员们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长河,聆听着安丰塘的兴废故事。孙叔敖一生功绩斐然,其治水理念和“恤民治水”的思想如同璀璨星辰。成员们看着馆内的文物和壁画,被孙叔敖的智慧和奉献精神深深打动,思考着这种古老的治水智慧与现代水利工程的渊源。
楚博馆中:遍览楚地珍宝,探寻文化渊源
楚文化博物馆是一座文化宝藏。踏入馆内,琳琅满目的文物和史料扑面而来,展现着寿县深厚的楚文化底蕴。
成员们先自行参观,面对精美的文物,不禁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有的文物旁设有二维码,通过扫描可以深入了解其历史,现代科技与古老文化在这里完美融合。一面文物墙汇集了众多珍宝,轻轻滑动手指,就能全方位欣赏文物细节。随后,成员们紧跟讲解员,深入探寻楚文化与淮夷文化融合而成的“江淮楚文化”,通过采访得知,该馆日均客流量约2500人(不含节假日)。楚文化对寿县文旅经济有促进作用,负责人认为需区分文化与商业,避免功利化,同时指出非遗传承面临继承人短缺的挑战。
节气馆里:体悟节气智慧,感受农耕奥秘
二十四节气馆内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古人依据节气开展水利活动的智慧。成员们通过阅读书籍、体验游戏和VR等方式,沉浸在节气与水利的奇妙联系中。在这里,他们仿佛看到古人顺应天时,巧妙利用水利进行农耕的场景,感受着传统农耕文明蕴含的生态智慧。
探索团以实际行动助力寿县打造“古水利之都·新生态之城”的绿色名片,在溯源水利智慧的同时,推动生态守护,为当地水利发展与生态保护贡献着青年学子的力量,谱写着“楚都水脉,绿色新生”的新篇章。相信在新一代青年人的努力下,寿县这座古城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让古老的水利文明与现代生态理念交相辉映,共筑美好未来。
 
作者:刘明昊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