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青年学子如何发挥专业优势服务三农发展?2025年7月,为引导青年学子深入乡村一线,助力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民政服务与管理学院百炼兴乡实践队带着这个问题,满怀热情地深入广东省清远市水头镇水冚村开展黑山羊养殖产业专项调研。
图为黑山羊 李庭钰供图
百炼兴乡实践队的队员们走进养殖场、访谈养殖户、收集产业数据,全面了解了黑山羊养殖的各个环节。此次调研不仅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数据支持,更激发了青年学子们投身乡村建设、贡献青春智慧的热情,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之路,用专业视角把脉特色养殖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
探“羊”的养殖之道 在清远市水头镇水冚村的黑山羊养殖基地,实践队的一行人深入至养殖现场,细致入微地开展实地调研工作。该养殖地地处青山绿水之间,环境宜人,为黑山羊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当地主要培育的品种包括雷州黑山羊和四川黄羊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
图为丘村长为队员们讲解 百炼兴乡实践队供图
"清远的黑山羊可是有讲究的。"丘村长指着羊群介绍道,"主要养的是雷州黑山羊和四川黄羊,这两种羊适应性强,肉质也好。"队员们注意到,养殖场采用半开放式设计,既有遮风挡雨的棚舍,也有开阔的活动场地。
在养殖方式上,该养殖地巧妙地将传统养殖方法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既保留了传统养殖的精髓,又引入了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设备,从而实现了养殖效率与品质的双重提升。调研中,实践队队员与丘村长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养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感受到了当地清远羊养殖业发展的蓬勃生机与广阔前景。
"我们坚持每天下午两点后放牧,让羊群在山间自由活动,这样养出来的羊肉质更紧实。"有着20年养殖经验的丘村长向百炼兴乡实践队队员们介绍到。通过实地观察,队员们详细记录了黑山羊的饲养周期、生长特点等关键信息:母羊年产两胎,每胎2只,幼羊20斤断奶,养殖18个月可达200斤出栏标准。
图为丘村长放羊 百炼兴乡实践队供图
寻“羊”发展之路 在调研期间,实践队的队员们不辞辛劳,先后走访了共计5个不同规模的养殖场,与多为位经验丰富的养殖户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通过这些实地考察和访谈,队员们细致入微地了解到,当地黑山羊产业在品种保护、标准化养殖等关键环节已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深入探讨的过程中,队员们也敏锐地发现,当地黑山羊产业在产业链的延伸、品牌建设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
"这些大学生们的调研工作做得非常细致,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我们的实际情况,还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这些建议对我们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黑山羊养殖户负责人丘村长对实践队的调研工作的反馈。通过这次深入的访谈,实践队的队员们收集到了大量详实的一手资料,这些资料不仅涵盖了养殖场的日常运营情况,还包括了养殖户们的实际需求和面临的困难。这些宝贵的数据和信息,为队员们后续的研究分析工作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支撑,为推动当地黑山羊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讯员:百炼兴乡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