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逐绿前行,富民强乡

时间:2023-07-22 关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精神,深入学习其思想内涵以及二十大精神,响应团中央发出青年建工乡村振兴的行动号召。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园艺学院“物研云农”实践队于7月5日赴福州市平潭县宏盈基地以及宁德市周宁县礼门村开展产业调研,以期深入了解当地农户种植发展现状。其中申宝营博士,关夏玉博士等专家参与此次活动。

实践队成员与宏盈基地负责人合影
寻宏盈旷野魅力:7月7日,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赴平潭县宏盈基地及周宁县礼门村乡村振兴调研实践队前往平潭县宏盈基地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学习基地产业结构与种植模式,调查当地作物生长情况与病虫害问题。团队成员在管理人员带领下,先后参观苦瓜、花生等种植基地。在后期交流中,负责人施先生向我们介绍近期基地建设开展情况,并就红火蚁与其他虫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专业老师针对此类问题,结合基地实际发展状况,给予相应的建设性建议。此外,关夏玉老师也就基地研学活动,课程优化,产业转型等提出创造性提议。

团队跟随陈小菊女士考察作物种植基地

通过此次实践之旅,实践队对当地开展科学种植以及产业多样化发展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后续团队成员也会持续跟进基地病虫害控制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应对措施。

探礼门巾帼之美:7月8日至7月9日,实践队走进周宁县菊美专业合作社,感受礼门村的新变化,新发展。在党员“双带双富”先锋陈小菊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深入基层,记录当地群众的朴实热忱与美好期盼。

陈小菊女士向成员介绍玉米生产情况

在考察奶油鲜食玉米加工仓库时,团队成员对此类新品种鲜食玉米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风味及口感评估,并亲自参与到玉米加工过程中,体验技术人员的艰辛,挥洒青春的汗水,以期为当地村民尽一点绵薄之力。与此同时,队员们也对奶油鲜食玉米的种植与经营模式有了更为长足充分的认识。通过对作物种植基地的实地考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花菜+玉米”的套作种植模式,并对礼门村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讨论与分析后,开展了相关座谈会。在与陈小菊女士的深入交谈中,关夏玉老师、申宝营老师以及团队成员运用自身所学,提出基于原有设备对鲜食玉米进行“流水线分级”、强化科技赋能、借助“互联网+”的销售模式延长相关产业链、打造独属于周宁的新农业品牌等建议,以早日实现产业转型,改变当地企业多而不强的困境,推动乡村振兴道路的创新性发展。

返校途中向乘客宣传鲜食玉米

为了解决当地直播销售模式仍在萌芽阶段的问题,团队成员离开时自告奋勇,将部分奶油鲜食玉米带回福州销售。在返校途中的火车上,队员们向周围乘客宣传此类玉米的特别之处,并邀请乘客进行品尝。奶油鲜食玉米以其独特的风味与口感,方便快捷的食用方式,便民实惠的价格等优势获得消费者一致好评,更是有乘客添加了实践队的联系方式,以期得到玉米的购买渠道,成为此类玉米的固定客源。此次尝试既是对玉米品质的肯定,也让成员们对该销售渠道的可行性与未来可持续发展性有了更充分的信心。

续青山绿水之志:在“三库+碳库”实践基地,团队成员重走黄振芳家庭农场,感受森林这个天然氧吧带来的自然生态风光,了解黄振芳植树造林,变荒山为宝的伟大事迹,近距离感受“三棵树”的红色文化氛围,深刻学习“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还是碳库”的“三库”思想。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团队成员作为农林学子,更应时刻牢记习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实践加深认识,认识指导实践。历经此次三下乡活动,每位队员都获益匪浅,对农户情况有清晰了解的同时,也将持续响应国家“非农非粮”政策的号召,进一步推动助力乡村振兴,巩固攻坚脱贫成果。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