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夏日炎炎,蝉鸣不绝,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新风改革,薪火相传”实践团于2025年7月18日至25日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他们以专业为剑,以人文为鞘,深入池州市石台县的青山沃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深入人心的社会实践活动,探寻硒茶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村民的生活注入了青春力量,也让每位成员感受到了青春的使命。
一、探访展览馆:千载硒香淬火处 19日到达西黄山富硒文化展览馆,晨光透过徽式木窗,展馆的韩主任带领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入学习茶旅融合发展,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了解硒茶的采集、加工的工艺过程以及硒元素抗氧化,保护肝脏等多种功效。一楼的秋浦河展示馆通过鸟类、鱼类、动物等100多种实物标本,运用图片展馆、投影等方式,展示了秋浦河湿地物种的多样性,成员们都被其独特魅力深深吸引。二楼的富硒文化展览馆,从窦子明炼丹、李白寻丹、发现富硒村、三大富硒地、硒的现代科学以及科学补硒六大部分,通过场景、墙绘、灯光和现代多媒体等多种科技手段,多维展示了石台的硒历史。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理解硒茶以及其他富硒农产品之于石台的影响,成员们还对韩主任进行了深度采访。问答环节,韩主任亲切认真地给成员们解答。周礼同学问道:“韩主任在您看来,石台的硒茶相比其他地方的茶叶,有哪些优势?”“首先第一个政府很重视我们石台硒茶的发展,石台的土壤硒含量适中,生产出来的茶叶符合国家标准,对于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硒作为微量元素过多过少都不好,所以硒含量是石台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二呢,我们石台县山好水好,由于地理原因这里发展不起来工业,主要是以旅游业发展,所以生产出来的茶叶或者其他食品是非常纯天然,没有工业污染的。”邢敏雯同学接着问道:“韩主任您之前提过茶园建设,西黄山这个公司是怎么助力乡村振兴,先富带动后富的?”“如今同质化竞争是市场发展常态,我们采用适度的同质化推动行业标准化,西黄山公司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石台这个地方富硒富氧原生态,再加之现在的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环境美好,我们坚持做好‘康养+环保’模式,推动本地的旅游业向长三角地区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游玩,以此带动本地农副产品的发展与推广,实打实的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韩主任笑着回答道。
从采访中,我们不难理解韩主任对石台硒茶发展的深度解读和行业趋势的独特判断,这让实践团的同学们感受到了石台硒茶的积极影响。
(程祥翔,吴敏摄影)
二、走近奇峰村的小朋友们:硒茶烟雨润童心
“姐姐,姐姐!我的采茶机器人的手可以伸缩这样便于采集深处的茶叶,身体里还有超大空间装更多的茶叶!”21日,实践团来到了奇峰村。次日下午同学们为村里的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硒茶文化科普小课堂。看着这一个个天真可爱的笑脸,成员们倍感幸福。汪淑敏和姜雨彤笑着说:“与这群五六年级小朋友在一起就感觉像回到了小时候,真的太可爱了!”他们会积极回答成员们的小问题,也会偶尔捣个小乱,不需要秩序,自由自在,小小的课堂上充满了大家的欢声笑语。卫丽娟同学用电脑为孩子们播放了茶文化的视频,他们目不转睛,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了哪个步骤。之后,队里的邢敏雯和周礼同学向孩子们提问,他们一个个将手举过头顶,迫切的想要说出自己的答案。小朋友们对茶叶知识十分熟悉,当问到茶叶的整个制取过程时,乐乐直接破口而出:“分别是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和发酵!”完美的回答不禁让全队鼓起掌来,骄傲的笑容洋溢在乐乐的脸上,更是激励成员们在乡间工作的动力。
接下来成员们还设计了让小朋友们创新作画的环节,画出他们心目中的未来采茶机器人。小朋友们认真的一笔一画都展现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俊俊将他的画展示给大家,自豪的说道:“我的采茶机器人可以高速自由穿梭于茶园之间,精准区分各个品种,大小的茶叶,效率是人工的三倍,环保节能是农民的好帮手。未来可以帮助家乡的茶叶走的更广更远,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我们的石台硒茶。”剩下的孩子们都异口同声“我们也是!”这些可爱的祖国花朵们对家乡爱的纯真又热烈。
(程祥翔,吴敏摄影)
三、走近奇峰村的村民们:汗洒茶田赤子心 23日上午,实践团的成员们进入到了村民的家中。汪伯伯是一位勤恳的农民,土生土长在奇峰村七十年了,他靠种植硒茶为生,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邢敏雯和周礼同学问道:“伯伯,您是本地人,石台这边硒茶发展起来后,您觉得咱们的生活或者村里有没有什么变化?”汪伯伯笑着说道:“自从硒茶发展起来后啊,这里的路修的更平了,交通比以前顺畅了许多。我们去街上真的省力了不少!”说罢便开心的笑了起来,屋里回荡着幸福的笑声,同学们替伯伯感到开心。
(程祥翔,吴敏摄影)
接着,同学们又来到了第二户村民家中,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可爱的小女孩在屋里兴奋的和同学们打招呼。王超然同学问道:“石台这边硒茶发展起来后,您觉得咱们的生活或者村里有没有什么变化?”“村里的老人现在有老年金了呀,生活上轻松了很多,大家都变得幸福起来了。”这位母亲虽然话语不多,但朴实的回答令人动容,脸上依旧洋溢着笑容。通过对村民们的采访,实践团同学们对硒茶促进乡村振兴有了进一步了解,这也为后期宣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料。我们期待不远的将来,奇峰村的道路修的更加宽阔,硒茶卖的更多,人民过的更加幸福。
(程祥翔,吴敏摄影)
24日下午,同学们来到了奇峰村田间地头,用相机记录了这个乡村的美好画卷。同学们召集了村里的孩子们,领着他们拍摄了有趣的转场视频,他们看到镜头里的自己开怀大笑,这一瞬间成为了最难忘的美好回忆。这些一手素材将会被整理成视频,为石台县奇峰村的硒茶宣传献出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山清水秀,景美人美的地方,推动石台硒茶走出去,走得好。
四、展望未来:明朝更进百尺竿 骄阳似火,汗如雨下,但是阻挡不了实践队同学们前进的脚步。当踏入石台的青山沃土领略自然的无限风光,当镜头聚焦农民在漫漫茶田辛勤耕种的背影上,当孩子们清脆爽朗的笑声传遍田间地头,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发展画卷。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分别采访了展览馆的韩主任,当地的村民,从多个角度,更宽范围了解石台硒茶为乡村振兴发展,民生改善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亲自体验硒茶的生产过程,感受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的经济之和。茶香悠悠,人心暖暖。短暂的三下乡不是终点,青春的脚步永不停歇。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会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璀璨华章,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