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踏寻红色印记,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5-08-18     阅读:
    来源:“智交砼心,乡途砼助”小队
  2025年8月1日至3日,东北林业大学“智交砼心,乡途砼助”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孙爱伦带领下,前往哈尔滨市与大庆市开展实践活动,旨在传承红色基因,运用专业知识,调研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首站是哈尔滨党史纪念馆。馆内全景复原的1923年中共哈尔滨组成立场景,让成员们感受到党组织早期发展的艰辛。中东铁路信号灯、道钉,以及金剑啸用于刻制抗日宣传画的雕刀等文物,无声诉说着革命年代的抗争。一张1930年代秘密交通站点的老地图,其标注与今日城市路网高度重合,揭示了这些节点作为“生命线”的重要作用。成员们通过展品回顾了哈尔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奋斗历程,特别是1946年4月28日成为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这一历史时刻,以及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等铭牌所代表的工业建设成就。成员们表示将传承奋斗精神,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随后,团队来到李兆麟烈士纪念馆。馆内庄严肃穆,英烈浮雕生动再现烽火岁月。成员们通过展板深入了解李兆麟将军从少年立志救国,到转战北满创建根据地,再到“鏖战哈东”的英勇事迹。“皇姑屯事件”的介绍加深了成员们对侵略者暴行和英雄抗争意义的认识。孙爱伦在总结时强调,要铭记历史,传承李兆麟将军精神,让爱国热忱在新时代延续。
  
  图为队员正在参观党史纪念馆。王博供图
  
  离开哈尔滨,实践团奔赴大庆市龙凤区铁东村。在“坑烤一条街”,成员们近距离观摩了坑烤师傅的精湛技艺。师傅们将土鸡、土豆等食材放入烤坑,凭借精准火候和老道手法,烤制出外焦里嫩、香气四溢的美食。“这坑烤不只是美食,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智慧,每一道工序都透着乡村的淳朴与匠心。”一位成员感叹道。为深入了解铁东村基础设施与文旅发展,团队设计了线上问卷,面向村民和游客调研道路、出行、旅游服务及坑烤产业推广潜力。调研发现,“坑烤一条街”存在车道少、停车位不足等问题。成员们认识到乡村建设需平衡基础建设与文旅宣传,坑烤产业持续发展需要更多支持。团队将铁东村的湿地风光、坑烤美食和淳朴民风制作成视频与图文推文,以期提升知名度,助力文旅特色“走出大庆”。
  
  图为队员观摩坑烤师傅的技艺。刘思莹供图
  
  在大庆市交通运输局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实践团通过座谈会深入了解了城市公路交通管理运作机制,认识到智慧交通系统与绿色生态理念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双方就交通领域的挑战与机遇展开探讨,一致认为数据共享、技术创新与跨部门协作是推动智慧交通的核心。大庆作为“百湖之城”,“远望转盘”与“广电桥”下侧转盘将环岛中央打造为绿地公园的案例,生动体现了绿色交通理念的实践。此次交流为团队中交通运输类及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专业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清晰认知。
  
  图为与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开展座谈会。王博供图
  
  实践团怀着崇敬之心参观了铁人纪念馆。锈迹斑斑的钻井工具、磨损的大锤手柄、布满补丁的羊皮袄等实物,以及一幅幅老照片,生动展现了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们艰苦创业的场景,诠释了“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豪情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劲。成员们深刻体悟到铁人精神中“知行合一”的内涵。孙爱伦老师指出,要将铁人精神融入血脉,以知促行、以行践知,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图为队员正在参观铁人纪念馆。石文博供图
  
  为助力铁东村文旅发展,成员们发挥创意进行文创雏形设计,将大庆油田标志性的“磕头机”(抽油机)与坑烤元素巧妙融合。“连辛勤工作的‘磕头机’都被坑烤香气吸引”的趣味设计,以新颖方式展现当地独特地域文化,旨在提升公众对坑烤文化的认知和兴趣,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此次实践共发布公众号推文9篇、抖音视频5条,扩大了实践成果影响力。团队成员表示收获颇丰:“革命精神照亮前路,铁人意志挺起脊梁。交通局的调研深化了我们对智慧交通、绿色发展的认知;铁东村的实践点燃了我们用专业助力乡村文旅的热情。我们将知行合一,把这份力量融入学习与未来,为国为民贡献青春智慧!”
  
  图为团队出发前在主楼留影。孙爱伦供图
  
  “智交砼心,乡途砼助”小队
  指导老师:孙爱伦 
  团队成员:冯湛彬 王海峰  刘思莹 王博 石朕赫 石文博  石嘉薇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