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青春赋能古韵菊香:滁州学子三下乡助力滁菊非遗“活”起来

    时间:2025-08-18     阅读:
    来源:苏琪懿

  2025年6月25日,夏意正浓。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赴滁州市探索滁菊‘传世芳华’实践小分队”的第一站,是滁菊博览园。玻璃展柜内,一株株姿态各异的滁菊标本静静陈列,标签上标注着它们不凡的身世——中国四大药菊之首。
  
  队长苏琪懿俯身细看一株标注为“金心玉瓣”的标本,近乎透明的花瓣簇拥着金黄的花蕊,根部一抹鲜翠格外醒目。“‘金心玉瓣,翠蒂天成’,古人形容得真贴切!”他轻声感叹。队员们穿梭在展厅,通过图文资料和实物标本,系统学习着滁菊的品种分类、药用价值以及它在滁州历史长河中的文化印记。这趟博览园之行,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们深入了解这朵千年名菊的大门。
  
  在博览园内,他们遇到了一位爷爷,他布满岁月痕迹和老茧的手指,在一朵朵摊开的滁菊间轻盈翻飞,挑拣、归堆,动作精准得如同精密仪器。“爷爷,这挑拣的门道,是不是就在‘金心玉瓣翠蒂天成’这八个字里?”队员张雨欣想起博览园所见,好奇地问。
  
  “娃娃聪明!”爷爷抬起头,眼含赞许,拈起一朵白菊,“没错!瓣要如玉无瑕,不能有焦边;蒂要嫩绿鲜活,这是滁菊的魂。眼力要‘毒’,手上功夫要‘准’,差一丝一毫,都算不得上品。”他摩挲着菊花,语气满是自豪,随即又轻叹一声,“这指尖上的功夫,是日复一日磨出来的‘笨活儿’。现在的年轻人,能守着这份枯燥的,没有几个了。”这指尖翻飞间流淌的匠心与传承的隐忧,深深烙印在队员们心中。

  
  图为团队前往滁菊博览园参观

  

  田埂与街巷:倾听土地与市井的回响
  
  离开博览园,探寻的脚步迈向更广阔的天地。在大柳镇无垠的滁菊田边,金浪翻滚,热浪灼人。队员们目睹了菊农们顶着烈日的辛勤劳作。老农王大叔在田埂歇脚时,打开了话匣子:“这‘金心玉瓣’,是咱滁州水土养出的宝!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清热解毒顶呱呱!”他黝黑的脸上洋溢着对乡土珍宝的自豪。
  
  回到滁州市区,探寻的目光转向了普通市民。在熙攘的公园里,队员王元程礼貌地拦住一位遛弯的老伯:“伯伯您好,请问您和您的家人平时会喝滁菊茶吗?”
  
  “滁菊啊?知道知道,好东西!”老伯爽朗地笑答,“家里常备,上火泡一杯,管用!不过…”他顿了顿,“我那小孙子嫌味道苦,宁可喝甜饮料。”不远处,一位年轻的阿姨也表示:“听说过滁菊有名,但具体好在哪?好像不太清楚,平时买的少。”这一声声来自街巷的真实回响,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滁菊在传承与普及之间存在的微妙距离。

  
图为队员向市民进行参访

  

  作坊与古迹:时间淬炼的技艺与沉淀的根脉
  
  探寻的触角伸向了华光村的老作坊。一踏入,柴火的噼啪声、弥漫的菊香与扑面而来的热浪瞬间包裹了众人。烘焙师傅陈永富古铜色的脸庞被炉火映得通红,汗珠不断滚落。他全神贯注地盯着土灶里的火苗,不时翻动着屉上的菊花。“急不得,娃娃们!”他声音洪亮,“这火候,是祖宗传下来的经验,是滁菊香和药性的魂!差一分,味就不同。老手艺,靠的就是这份耐性和敬畏。”炉火熊熊,映照着他专注而坚毅的身影,学生们屏息记录,感受着传统技艺在时间淬炼下的厚重。
  
  实践的足迹还踏访了琅琊山、静默的龙山寺、古老的西王古墓群。在吴敬梓纪念馆泛黄的典籍里,他们读到滁菊入药的悠久记载;在龙山寺古朴的庭院中,感受历史的静谧流淌;在西王古墓群前,遐想这片土地的千年沧桑。队员李雨欣对照着地图,若有所悟:“看,研究所、老作坊、这些古迹名山…滁菊,就像一条无形的线,串起了滁州的历史、技艺和山水灵气。”行走间,书本上的地理知识、历史概念,与眼前的景象、鼻端的菊香、耳畔的故事,渐渐交织成一幅生动的文化图景。

  
  图为华光村滁菊田

  
  归程:芬芳入心,印记永存
  
  离开滁州乡村返程时,夕阳为广袤的菊田镀上温暖的金辉。回望这片土地,队员们的心绪如潮水般翻涌。博览园里初识的惊艳,爷爷指尖流淌的匠心与忧虑,王大叔田埂上的自豪,市民口中那份既熟悉又有些疏离的回响,老作坊里陈师傅炉火映照下的汗水与坚守,还有行走在古迹间触摸到的厚重历史感……所有这些瞬间,都带着泥土的芬芳、市井的温度和时间的回响,深深镌刻进他们的青春记忆。


图为团队合影留念  

  这趟旅程,没有预设答案,只为纯粹的学习与触摸。他们用脚步丈量滁菊生长的土地,用镜头定格技艺传承的瞬间,用心聆听来自土地、市井与历史深处的多元声音。那穿越千年的滁菊之韵,不再是冰冷的标本或遥远的传说,它化作了龚爷爷指尖的温度、王大叔爽朗的笑声、陈师傅炉火前的剪影、市民口中的只言片语,以及古迹间沉淀的悠远气息。这份沉浸式的探寻,让一朵菊的生命力与一方水土的文化根脉,在他们的心中变得无比真切与温热。寻香识菊,亦是触摸一座城市文化的心跳,这份感悟,将伴随他们走向更远的未来。

  作者:苏琪懿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