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语你同行”实践队7月赴安山村 普通话+红歌传递红色力量 2025年7月7日,恰逢党的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节点,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语你同行”乡村振兴实践队赴海子街镇安山村,开展主题普通话推广活动。实践队以红歌传唱为核心载体,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红色精神传承相结合,让规范汉语与红色基因在乡土间同频共振。
活动于夜幕中启动。实践队首先通过讲述党的历史事件,帮助村民唤醒红色记忆;随后进入核心环节,同步推进普通话教学与红歌学唱——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教学曲目,队员用标准普通话领唱,针对“持(chí,翘舌音)”“战(zhàn,翘舌音)”等村民易混淆的发音,逐字拆解示范,细致讲解边音、鼻音等发音规范,助力村民精准掌握。
(实践队队员教授村民唱红歌时)
村民参与热情持续高涨:从逐字逐句跟着校正发音,到主动起身用普通话亮嗓领唱,字正腔圆的歌声将红歌里的家国情怀传递得格外真切。活动期间,一名退役村民主动登台,演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激昂旋律瞬间点燃现场氛围,实践队员与村民同频哼唱,红歌力量在乡野夜色中愈发鲜明。
(退役村民为大家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时)
活动尾声,实践队为表现优异的村民发放小礼品,获赠村民笑容满面;未获赠者也干劲十足,纷纷表示“下次要更用心唱好红歌、说好普通话”。随后,实践队员与村里党员并肩合影,青春身影与坚守乡土的党员相互映衬,定格下“红色传承、青春助农”的温暖画面。
(实践队员给积极参与普通话教学村民发放奖励时)
随后,实践队成员主动走向安山村老党员,诚恳发出合影邀请——“大爷大妈,咱们一起拍张照,留个纪念!”老党员们缓缓起身,有的特意理了理衣襟,有的轻轻抚摸胸前的党徽,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皱纹,却让眼神愈发坚定。实践队员们自觉站在老党员身旁,年轻的身影微微向长辈倾斜,听老党员轻声念叨“你们来教说话、教唱歌,是给村里办好事”,有人悄悄红了眼眶。相机快门按下的瞬间,老党员们直盯着镜头、实践队员们扬起的青春笑脸,在夜色灯光下格外动人。掌心相握时的温度、轻声交流里的嘱托,让这张合影不再只是简单的影像记录,更成了青春力量与乡土坚守的对话、红色精神代际传递的见证——老党员用一生守护的信仰,正通过实践队的脚步,借由普通话与红歌,在乡土间续写新的篇章。
(“语你同行”乡村振兴实践队 与安山村老党员合影留恋)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普通话推广扎根乡村基层,更以语言为桥梁串联起红色精神与乡土情怀。据了解,“语你同行”实践队后续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以青春力量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乡村普及,让红色基因借规范乡音代代相传,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语言动能。
(“语你同行”乡村振兴实践队 202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