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校地合作、助力基层医疗服务与人才培养的征程上,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又迈出了坚实且意义非凡的一步。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红旅医心,乡韵传承”暑期三下乡实践队与宝鸡眉县滨河社区成功举行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挂牌仪式,为校地双方的深度合作拉开了崭新的帷幕。
回溯七月,“红旅医心,乡韵传承”实践队便凭借学院深厚的专业底蕴,积极投身眉县滨河社区的便民医疗服务。队员们精准聚焦社区居民的需求,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在社区内精心设置了多个服务点位。免费为居民测量血压、血糖,详细记录下每一组健康数据,随后依据检测结果,为居民量身定制饮食、作息等方面的健康建议。对于社区居民中普遍存在的颈肩腰腿痛等困扰,队员们充分施展专业技能,运用中医理疗手段,如按摩、刮痧、艾灸等,切实有效地缓解了居民的身体不适。队员们专业且贴心的服务,宛如夏日里的一股清风,吹进了居民的心坎,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称赞。

到了七月末,为了进一步拓展校地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搭建起更加稳固、长效的实践平台,实践队指导老师与眉县滨河社区的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举行了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在仪式现场,双方就实践基地的运营管理模式、后续常态化健康服务的规划、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向等关键内容,进行了坦诚且深入的交流,最终达成高度共识。随着签约与挂牌环节的顺利完成,一座连接高校与社区、知识与实践、服务与需求的桥梁正式搭建而成。
对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的学生而言,这个实践基地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贵平台,它能让学生们真正深入基层,将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服务中,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对于眉县滨河社区的居民来说,这意味着他们能够获得更加持续、便捷的健康服务,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障。此次合作,真正实现了校地双方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共享,达到了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据实践队相关负责人透露,在未来的日子里,实践队将紧紧依托滨河社区实践基地,定期组织队员开展各类健康服务活动。在弘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全力守护社区居民健康的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接触基层、了解社会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践行社会责任,推动校地合作朝着更加深入、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