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足牌楼 感悟改革历程
抵达小岗村后,实践团成员首先来到村口的牌楼前。灰白相间的牌楼上,费孝通所提“小岗村”三个大字苍劲有力,既见证着“大包干”的改革壮举,也承载着乡村振兴的时代新篇。实践团成员在此驻足合影,感受小岗村从“敢闯敢试”到“全面发展”的历史跨越,更坚定了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的信念。
参观故居纪念馆 传承红色力量
随后,实践团走进沈浩同志故居与纪念馆,循着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低矮的平房内,陈旧的桌椅、泛黄的工作笔记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沈浩同志扎根小岗6年,带领村民修路、引水、发展产业的奋斗历程。成员们仔细翻看沈浩同志记录的民情日记,字里行间的为民情怀与实干精神,让青年学子深刻体会到共产党员的担当,也更明晰了自身需要传承的精神力量。
移步沈浩同志纪念馆,馆内的影像资料、实物展品系统展现了其“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的奉献历程。在“红手印”雕塑前,成员们驻足良久——这枚凝聚着小岗村民挽留沈浩的红手印,与“大包干”时的红手印一脉相承,都是民心向背的生动见证。成员们在馆内认真参观学习,并向沈浩同志雕像致敬。
开展法律服务 回应村民需求
结合专业特长,实践团在小岗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法律服务活动。成员们搭建临时咨询台,为村民提供婚姻家庭、土地流转、邻里纠纷等方面的法律咨询,发放《农村常见法律问题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法律条文,引导村民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这场法律服务贴合村民需求,有效回应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困惑,切实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