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金名片”,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展现出独特魅力。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天天向上”社会实践团队立足基层一线,深入萧山区11个乡村,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和沉浸体验,全面了解数字赋能下,新时代枫桥经验“三治融合”治理模式的实施成效。
走访过程中,团队与村委干部、综治专员、村民代表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 1团队与传芳村村委访谈
走访传芳村时,团队与村委干部、综治专员等深入交流,详细了解该村治理实践。
在数字治理方面,村委干部通过 “玉叶传芳” 小程序展示了积分制运作 —— 村民参与垃圾分类、报事报修等可获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现金分红;智慧电表、高空监控等设施的接入让村庄管理更高效,未来还将对接 “萧星星” 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志愿者记录下这些基层智慧,切实感受到科技与人文并重的乡村治理温度。
为深入了解“三治融合”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团队深入萧山区11个乡村,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与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声音,收集一线反馈,全面掌握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乡村治理中的成效。



图 2 团队与八里桥村村委交流
村委表示,通过建立家庭诚信积分体系和乡贤线上评议机制,好人好事、志愿服务等可获积分并兑换奖励,有效激励了村民崇德向善、参与公共事务。“数字化让道德评价有了更直观、更持续的体现,乡风文明建设有了新抓手。”
通过问卷和访谈,团队深入了解了村民的数字化治理认知、参与及满意度。调研发现,积分制、数字化治理和乡贤调解等举措,让村民更愿意参与治理,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变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并对乡村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不仅停留在“看”和“问”,更主动参与到村庄的日常治理中,近距离观察基层解决纠纷及治理流程。
在这一过程中,积分制作为撬动村民参与的关键支点,给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萧山区积分制治理的创新典范,昇光村构建了"六位一体"的积分管理体系,涵盖"红色昇光""最美昇光""平安昇光""善治昇光""文明昇光""美丽昇光"六大模块。
村民每年基础分为500分,通过参与乡贤服务、公益帮扶、志愿巡防、文化活动、庭院美化等可获得正向积分,违反村规民约则面临负向积分。该村实行"一积分等于一元"的兑换标准,采用季度评比、年度发放机制,年终奖金发放金额直接与积分挂钩。
此外,团队还体验了“微信治村”模式,村民只需关注村级微信公众号,便可实时了解村务动态、财务公开、宅基地审批等事项,实现“码上知、码上办”。线上“枫桥式检察e站”和线下“娘家人”调解品牌相辅相成,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真正落地。

图 3 梅林村数字化讲解
团队了解到,宣传上线上线下联动,通过微信公众号解读、文化墙绘制、乡贤宣讲等形式入脑入心,昇光村还将遵守情况与积分制、评优评先挂钩,以“软约束”涵养文明乡风,让村规民约成为德治教化的鲜活教材。
结语:从积分制激发的自治活力,到微信治村打通的服务末梢,再到多元调解筑牢的和谐根基,萧山以创新举措书写着新时代乡村自治、德治、法治的精彩答卷。
“天天向上” 团队将携萧山实践的启示,以青春之我深耕乡土,让枫桥经验的智慧融入更多乡村肌理,用实干书写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