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以志愿之名,赴一场与岁月的约会
这个暑假,我怀着对老年群体的好奇与关切,走进了王官集镇养老院,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度过了为期几天的时光。从最初的略显拘谨,到最后与老人们挥手告别时的不舍,这段志愿服务不仅让我近距离触摸到了岁月的温度,更让我对“陪伴”与“责任”有了全新的理解。
初到养老院时,我脑海里总浮现出“孤独”“冷清”的标签,但真正接触后才发现,这里的生活远比想象中鲜活。张奶奶在会院子里打太极,动作虽慢却舒展有力;李爷爷总坐在长廊的藤椅上读报纸,见人路过便笑着招呼“小伙子,来听我讲讲过去的事”。我们的志愿服务从简单的日常陪伴开始: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推轮椅散步,陪喜欢聊天的奶奶择菜、话家常,给视力不好的爷爷读新闻、念家书。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成了老人们最期待的时光——有位奶奶拉着我的手说:“你们来陪我说说话,比吃什么补品都开心。”原来,老人们需要的从来不是物质上的堆砌,而是被关注、被倾听的温暖。

志愿服务中,最让我触动的是细节里的双向奔赴。记得有次陪王爷爷下棋,我棋艺生疏,总是输,他却从不着急,反而耐心地教我布局,还笑着说“下棋和做人一样,慢慢来,别急”。聊天时,老人们总爱讲年轻时的故事:刘奶奶说她年轻时是村里的“文艺骨干”,跟着宣传队下乡演出;赵爷爷曾是一名工人,参与过家乡第一条公路的修建,说起当年的艰辛与自豪,眼里满是光芒。起初我只是被动倾听,后来慢慢学会了主动提问:“奶奶,您当年演出唱的是什么歌呀?”“爷爷,修公路时最难的是哪一段?”当我带着好奇去回应,老人们的话匣子更打开了,而我也在这些故事里,读懂了他们经历的时代,更懂得了“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温柔的陪伴。

志愿服务转瞬即逝,离开时,老人们拉着我的手反复叮嘱“下次放假一定要来”,看着他们期盼的眼神,我忽然懂得了志愿服务的意义——它不是一次简单的“任务打卡”,而是一场心与心的连接。在养老院里,我们是老人们的“临时家人”,用青春的活力给他们的生活添一抹亮色;而老人们则用岁月的沉淀,教会我们珍惜当下、从容生活。
这次经历也让我意识到,老年群体需要的不仅是养老院的照料,更需要社会的关注与关怀。作为青年学生,我们或许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但可以用力所能及的行动传递温暖:哪怕只是定期打一个电话、陪老人散一次步、听他们讲一段往事,都是对他们的尊重与慰藉。未来,我会继续参与这类志愿服务,也希望更多人能关注养老院里的老人,用陪伴驱散他们的孤独,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温暖中安享晚年。

这段养老院志愿服务的时光,如同一颗种子,在我心里种下了对老年群体的关切与责任。它让我明白,青春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自我成长,更在于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他人、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