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育:推动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引擎
时间:2023-07-27 关注: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国家政策也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以推动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如实施 “宽带中国”战略,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数字化教育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的技术支持; 推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旨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资源; 实施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促进教育信息化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数字化教育提供更加全面的技术支持。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为振兴乡村的现实需要,为了解教育的发展状况,数字径心实践队与7月16日至7月2 2日赴梅州各地进行教育数字化专题的调研。
7月16日,我们来到了第一个驿站,也就是径心中学。兴宁市径心中学地处梅州市兴梅两地相交界处,创建于1956年下半年,当时在“一无校舍,二无师资,三无教学设备”的一穷二白的艰难困苦中创立起来的。校园占地面积55629m2,生均面积140.8 m2;校园建筑面积8370 m2,生均面积21.3 m2,径心中学拥有着诸多城市学校不可睥睨的空间资源。学校经过"普九"、"危改"、"创强",校容校貌越来越美丽,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如真正意义上的“智慧课室”还没建成,只有物理上的“第一间智慧课室”待落地,目前该校智慧教室在广东工业大学的陈浪城老师与林烈青老师的指导与规划之下,已经在建设实施阶段,建设好后能有效开展线上线下智慧教学,有望成为智慧教学开展的示范点。
7月17,我们与该校的校长召开了交流会。沟通交流之后得知该校教育设施落后,如课桌椅旧;高学历、专业化的教师并不多,部分教师都不太会使用多媒体。由于教育资源短缺的困境,很多农村的孩子失去了接触现代科技的机会,也无法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两位指导老师提出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字设备和线上平台,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农村地区的数字化教育可以为农村的孩子们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他们打开了技术发展的大门,从而弥补教育资源短缺的缺点,提高教育质量。如线上可以免费对径心中学的老师进行线上的交流互动和教育指导,线下可以通过夏令营等活动对径心中学的师生开展一次“智慧课室”的视觉盛宴。在家访与走访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有家长反映疫情期间孩子们接触到很多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他们会利用课间时间来刷视频、玩游戏,甚至在上课时间也是如此。孩子们自律能力弱,一旦脱离家长的管控,就如脱缰之马,线上学习效率并不能和线下学习相比拟;还有部分家长对数字化教育的概念不能熟知,甚至有个别家长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脱离于时代发展的趋势。
7月20日,我们对学艺中学的老师进行线上访谈。学艺中学是梅州市首个智慧教学试点学校,教学设备精良先进,一应俱全,拥有价值总额共500多万元的多媒体教室、电教平台、电脑室、语言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及网络,在教育、教学中广泛运用,使学校进入示范性、规范化的管理轨道。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他们学校数字化应用的情况,指出数字化转型关键要举全校之力,全员参与;不能过度依赖新技术,也不要排斥新技术,要认识到新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正向促进作用。随后,我们赶去梅江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举行座谈会。黄部长介绍了市教育数字化转型情况,使我们对梅州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学情分析、智慧教学等方面的情况有所了解。并且向我们透露了该地教育发展在人才与资金上的难题:近年来,由于资金限制,导致大量的工作无法开展,例如开展一次教师数字化培训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撑;村里、县里专业的、优秀的老师很容易被挖走,留不住人才;受编制限制,很难实现辅导员等工作岗位化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根本在于人的理念的转变,以及师资、培训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及时配套,从教育信息化2.0到数字化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数字化教育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数字教学设备下,学生们可以享受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而教育者则可以借助数字教育平台的功能专注于教学任务的实现。现代教学体系中所采用的数字教学技术,实际上将教育对象和教学对象进行了数字化数据的转化,使教学质效显著提高,而数字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视频播放或者网页点阅,它需要高质量的课件制作,多元化的设计方式,针对性的实施方案。梅州市政府号召更多的教育机构和产业界、企业组织参与其中,积极参与“三下乡”,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技术力量,为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推进乡村振兴就是要实现乡村全面的振兴,这不仅包括经济、科技的振兴, 更需要教育的振兴。回首这次的调研之旅,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数字化带给乡村教育的激动人心的进步。但同时,更深刻地意识到数字教育的推广还需要更多社会主体的支持和投入。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数字教育一定会在三下乡的大道上行得更快、更稳。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数字化将更加深入人心,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努力,加强数字化教育的发展和应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杨月榕 来源:广东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