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建功,实践铸魂】童心相伴同行,共铸七彩假期——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教育关爱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始! 2023年7月25日是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湘遇瑶光,童行未来”社会实践队来到江华瑶族自治县中心小学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七彩假期”科普夏令营的第二天。在经历了第一天的相处与了解之后,老师们的讲课声与同学们的读书声交织出了更加华美的乐章。在众多的兴趣课里,科学实验课、音乐课和心理健康课正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
在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纯真眼神中,沈祥郅老师在科学实验课上为同学们展示“水火箭”的制作过程,体现了科学的无穷魅力,同时拉进了同学们与科学的距离。尽管搭建过程中有些手足无措,但起飞的那一刻,孩子们的脸上仍然露出了快乐的笑容。随着火箭一同起飞的,不只有孩子们亲手劳动的成果,更有他们心中对科学的无限憧憬和对未来纯真的梦。待观看火箭起飞的兴奋散尽,沈老师又为同学们展示了“海底火山”、“漂浮的小人儿”等科学实验,进一步拓宽了孩子们的眼界、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图为二年级科学实验课)
当科学课上惊讶的赞叹声散去,音乐课堂上又传来了悠扬的钢琴声。彭弋纾老师用旋律唤醒了孩子们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六年级的孩子们在她的指导下学习了简单的乐理知识,了解了声音产生的过程、音的四大性质等理论知识;进而用学到的知识练唱了流行歌曲《晴天》。欢快的乐曲和婉转的旋律在教室中一同奏响,袅袅余音与孩子们清澈的歌喉相得益彰,仿佛诉说着他们的音乐才华与活力。

(图为六年级音乐课)
在勇于探索科学与音乐的奥妙时,唐志豪老师仍不忘带领孩子们回望内心,发掘心中的力量。在心理健康课程中,一年级的学生伴着唐老师的谆谆教导,首次窥见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初步学习了心理常识。在与老师的亲切互动中,一年级的孩子们了解了情绪管理、压力释放等重要内容。在遇到困难时自信、在遇到错误时自省、在遇到诱惑时自爱……伴着老师的教诲,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自我,提高了面对挫折时的处理能力。

(图为一年级心理健康课)
或许科学的奥秘令人心驰神往,或许音乐的旋律能够余音绕梁,或许心理的乐趣使人目不转睛;但同时,实践队的其他老师也为同学们带来了环保卫生、体育舞蹈、防溺水教育等特色课程。老师们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教育同学们带着兴趣读书、带着乐趣学习。在绚丽多彩的趣味课程中,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被充分地调动;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相伴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丰富多样的知识,也收获了弥足珍贵的友谊。
“就我而言,在这次支教活动之前,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常年来是以学生的视角去理解和感受的,但通过前期备课的过程以及第一天实际走进教室,面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之后,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及更崇高的敬意,能够去理解教师们严厉背后的用心良苦以及作为教师的辛苦。同时,这一次支教活动让我真正意义上的走进了乡村,并与孩子们进行近距离交流,使我感受到了乡村别样风土人情,更加坚定了我想要为这些孩子们做一些事情的决心。”实践团队队员彭弋纾介绍。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湘遇瑶光,童行未来”社会实践队用他们的热情和专业为水口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进一步落实了“文化下乡”、“科技下乡”的要求,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帮助他们拓宽了学习视野和眼界。当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染红晚霞,在孩子们的心中,求知的小小种子已被种下。在未来的某一天,在祖国的某一处,他们更将用自己的青春绽放出最鲜艳美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