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体悟传统村落发展之基,赋能乡村振兴开拓之路

时间:2023-07-30 关注:
深入挖掘传统村落文化特色,助力蒋滩村乡村振兴新方向。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于2023年7月17日抵达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平堡镇蒋滩村开展“贡献青春力量,助力乡村发展”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并在活动中实地感悟村落发展变化之基,助力乡村振兴开拓之路。
实践队抵达目的地已是下午时分,进入村子,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道和静谧又充满传统文化活力的建筑,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尽收眼底。一排排红瓦白墙的屋檐下、绿荫里,许多村民在此纳凉闲聊,孩童们愉快嬉戏的欢笑声为古色古香的村落增添了诸多的生机和活力。调研出发前,通过搜集和查阅已有资料可知,近年来,靖远县平堡镇蒋滩村积极发展致富产业,因地制宜建设美丽村落。乡村振兴之路上,人居环境井然有序,村庄越来越漂亮,村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也加倍提升。
有村民在闲聊中提及“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闲暇之余,重整房屋,种点儿花草,把自家装饰一下,大家也是非常幸福的”。“这几年政策好,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改善,老百姓发展种植、养殖产业也更加地轻松容易”。经过与几位热心村民的交谈,在交谈的融洽氛围之下,我们无形之中感受到了蒋滩村热情的待客之道和淳朴的风土乡情。
 
图为实践队走访村庄。通讯员 于新雨 供图
来到蒋滩雒氏宗祠,可知甘肃蒋滩雒氏,明朝中期先祖随军屯兵西北,传十余世,子孙繁衍数十户,后迁居平滩堡之蒋家滩,清同治年间蒋滩雒氏族人,惨遭兵燹,人烟萧条,战争时期,朝不保夕,族人散居四方,幸赖祖灵,家谱幸存,可续家史。而今蒋滩雒氏丁口数千,当地号称巨族。宗庙、谱碟尚存,为当地望族,其祖功名发达,有功于世道者为数甚伙,子孙繁衍为当地首冠。
雒氏宗祠新殿建设,从2012年开始,山门建设全面竣工,前后历时八年,共分三个阶段,完成建筑面积360平方米,雒氏祠堂的建设,既严格延续原有的建设格局,又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体现了民族化、科学化地原则,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气势宏伟,造型美观,风貌独特,既是全体雒氏族人的精神家园,亦是村民们存放乡愁的陈列馆,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宝典。雒氏宗祠建设,凝聚着全体宗族家人的心血、汗水、智慧和力量,是全体族人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雒氏一族大批有识之士慷慨解囊鼎力相助的结果。
 
图为实践队考察雒氏家祠。通讯员 于新雨 供图
带我们进入宗祠的是雒朝炜老先生,他是第十四代雒氏,他本人曾参与到宗祠的修建与捐助。老先生的热情在这炎炎夏日显得愈发令人动容,他悉心地给我们讲述着祖先们的经历,面对我们的诸多问题,他也是毫无保留地为我们答疑解惑。通过老先生的耐心讲解和我们彼此间地深入交流,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雒氏一族强大的家族凝聚力。不负光阴,守心守德的信念被始终坚守,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世代传承。
 
图为实践队考察雒氏家祠。通讯员 于新雨 供图
通过参观雒氏宗祠,我似乎触摸到了世代相传的历史文明积淀,也领略了蒋滩村生态、人文、和谐并举的发展格局。从宗祠里的谱系排列、雒氏祖先们在各个领域开创的丰功伟绩,到现代雒氏后辈们回乡助力家乡发展,使我领略到了浓浓的家族牵引力,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凝心聚力、群贤毕至的新样貌。蒋滩村聚乡贤传家风、聚乡贤转村风、聚乡贤惠民生、聚乡贤促发展,乡贤们把开了的眼界、闯过的风浪、踏平的路子都转化为宝贵的资源带回家乡,在这黄河之滨擘画美丽乡村的新模样,装扮蒋滩村振兴的新春天。
如今的蒋滩村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实惠。作为新时代研究生的我也应当以此为契机,以自我专业所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助力乡村建设的道路上贡献自我的青春力量。在研究领域里坚守初心,不懈奋斗;不负青春韶华,不负美好时代。(通讯员 于新雨)
作者:于新雨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