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安徽学子三下乡:建设美丽乡村

时间:2023-08-02 关注:
宿州7月27日电(通讯员张甜)为顺应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前景,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淮南、亳州、宿州志愿活动实践队7月20日在宿州开展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主要是想要通过青年力量建设美丽乡村。实践队员来到了宿州市萧县王寨镇杨集村小洼自然村进行志愿社会实践活动。
         在与村庄相关负责人交流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小洼村领导干部始终致力于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指导思想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指导思想: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环境治理、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四项重点工作,提升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总体目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卫生设施得到完善,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大街小巷常年保持干净整洁,形成长效保洁及垃圾处理机制,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建设绿色乡村,进村路和主巷道有绿化景观,道路、房前屋后、渠道两旁全部绿化,并全面实施硬化、亮化工程,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农村。
           基本原则:坚持以民为本,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示范带动,用先进典型带动整体工作开展;坚持长效管理,推动村级环境卫生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全民参与,形成政府主抓、村干部包组、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的主要工作是为村庄清理垃圾,减轻环卫工人负担,和村民共同打造美丽乡村,营造美好的乡村环境。
          早晨,实践队员帮助环卫工人打扫街道卫生,在这个过程中,实践队员们着实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与劳累。环卫工人需要骑着垃圾车走遍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将垃圾桶中的垃圾垃圾车中,有些垃圾桶很重,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抬起。实践队员还进行了道路的清扫,在村民们出来活动之前,为她们营造一个良好美丽的生活环境。实践队员仅仅体验了几天这样的生活,这却是环卫工人生活的常态。在清理垃圾时,有些垃圾还会散发出一股刺激的味道,只有带上口罩才能继续进行工作。虽然这种情况不多,却会这份工作给部分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实践队员从中体会到了环卫工人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在炎热的夏季,虽然实践队员是在早晨进行垃圾清理,却也感到汗流浃背。这不禁让人感到环卫工人的辛劳与伟大。在将村庄各处的垃圾桶清理完毕后,实践队员与环卫工人一起将垃圾送到了垃圾集中处理处。
         在下午,实践对员来到了王寨镇杨集村小洼网格点进行卫生打扫。农村网格化管理的好处有很多。首先,它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改变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其次,它运用了数字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了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此外,网格化管理还能够实现基层执政的工作方式从粗放向精细转变,实现了基层组织单体到上下协同作战的转变,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优势,提高了服务基层群众的能力。总之,农村网格化管理能够更好地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效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王寨镇杨集村小洼网格点是群众说事点,告示牌上张贴了杨集村村规民约:要言传身教,勿忘尊老;要邻里和睦,勿讨相骂;要诚实守信,勿讲粗话,要夫妻恩爱,勿离勿弃;要爱护环境,勿丢垃圾;要按规建房,误造违章;要相信科学,勿讲迷信;要遵纪守法,勿做坏事;要团结互助,勿弄是非;要爱我家园,勿忘祖训。在村民们散去后,实践队员清理此处的垃圾,打扫卫生。
         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淮南、亳州、宿州实践队的实践队员们了解了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事宜,体会到了环卫工人工作的辛劳与不易,他们为乡村的建设默默付出着自己的力量。当代青年学子也要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建设美丽乡村。
作者:张甜 来源:三下乡网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